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蔡英文再提“力抗中國説” 臺媒囑其勿忘陳水扁教訓

2016年10月01日 14:10:0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0月1日上午在一場學術活動致詞中,再度宣稱,“臺灣會面對中國大陸的重大壓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台灣網10月1日訊(記者 王思羽)繼前天(29日)在給《給民進黨黨員的信》中,公然提出所謂“力抗中國壓力”相關言論後,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1日)上午在一場學術活動致詞中再度宣稱:“臺灣會面對中國大陸的重大壓力,就像日前我們希望能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但是遭到‘阻礙’,這就是最清楚例子。”據臺媒報道,蔡英文聲稱,這就是我們面臨的國際現實,未來這樣的挑戰與困難還會持斷不斷。對於蔡英文充滿“對抗”性質的言談,臺媒呼籲其不要忘了陳水扁的教訓,使兩岸擺蕩回“烽火連天”的局面。

  圖謀分裂 “獨性”不改

  臺灣面對的“壓力”是誰造成的?

  對於蔡英文口中的“壓力”,早在其29日晚間發佈此番論調的第一時間,島內網友便指出:所謂的“壓力”,根本就是蔡英文造成的,而且真正承受壓力的恰是臺灣民眾。“蔡英文用民眾的錢吃香喝辣坐大轎車,當然有力氣抗壓力,小老百姓能嗎?因為錯誤政策,有多少人生活快過不下去……人民沒飯吃,叫人民吃肉好了!”

  “為何對抗?如何對抗?對抗時我們會犧牲什麼?對抗完我們會得到什麼?請告訴我們會如何。”網友怒斥蔡英文:你要鑽牛角尖沒人管你,但不要拉別人一起陪葬!

  不少島內民眾憂心,蔡英文如今的説法儼然就是要撕掉“維持現狀”的假面具,重回兩岸對抗之路。

  針對蔡英文言論,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9月30日應訊時更直指,歷史發展大勢浩浩蕩蕩,不可阻擋。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任何“臺獨”分裂圖謀都不可能得逞。

  馬英九做得到蔡當局做不到

  臺灣不能參加國際組織活動是誰阻礙的?

  依蔡英文所説,臺灣不能參加國際民航組織活動,是因遭到大陸的“阻礙”。據港臺媒體稍早報道,國民黨“立委”李彥秀30日在“立法院”質詢時,提到臺灣無法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是否接下來的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也不樂觀?臺外事部門負責人李大維承認確實如此。

  李彥秀提到,蔡當局上臺後臺灣國際空間一再壓縮,但李大維回嘴:“這不是現在才這樣,從1971年開始就一直如此。”李彥秀憤而説,“你的回答我不是很滿意,‘馬政府’過去參加過多少國際會議,但過去四個月,有把握的都沒有把握了。”

  針對臺灣謀求參與國際民航大會一事,馬曉光9月14在國臺辦例行發佈會上就曾表示,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前提是一個中國原則,通過兩岸協商作出安排。當前,臺灣當局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導致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使得相關問題無法處理。9月28日,他再度指出,臺灣方面應該深切反省,為什麼三年前能參與,而今年不能,而不是對大陸橫加指責、誤導民意。

  島內政壇人士及媒體也就此苦勸蔡當局:好好想想,為什麼很多事馬英九執政時做得到,蔡當局卻做不到?

  “抗中説”撕開“維持現狀”假面

  臺媒提醒蔡英文:別忘了陳水扁的教訓

  面對蔡英文“吹響兩岸對抗號角”,島內媒體今日援引大陸學者觀點報道指出,蔡英文明確講出兩岸的“對抗”性質,而不再是和平發展,是對“維持現狀”的食言;對於蔡明言要“擺脫對中國的過度依賴”,這是企圖以人為方式改變經濟發展規律,不符合兩岸現實,是“請鬼開藥單”。

  臺灣《旺報》憂心《小英抗中説 撕開維持現狀假面》,《中國時報》的社論則叮囑蔡英文,千萬別忘了陳水扁的教訓。文章説,蔡英文上任不到半年(實則才4個多月),兩岸關係便再度出現敵意上升風險,這無疑讓關心兩岸關係的人們深感憂慮。誠摯期盼蔡英文能夠實踐競選期間的承諾,證明自己有能力處理兩岸問題,而不是如陳水扁時代,又擺蕩回到兩岸“烽火連天”的局面,如此當然不是臺灣人民之福。(完)

[責任編輯:王思羽]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