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民進黨“颱風”中迎來30週年紀念 民眾上街抗議

2016年09月27日 10:23:3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民進黨從26日起舉辦建黨30週年紀念活動,而在“總統府”外,近70個“反迫遷團體”集結抗議。三十而立的民進黨正處於權力巔峰時期,不但執政、“立法院”席位過半,而且具有地方縣市過半執政的優勢。然而,全面執政的民進黨卻將臺灣帶到了一個“生死攸關”的十字路口。

  1986年9月28日,前“行政院長”遊錫堃、謝長廷等人在臺北圓山飯店集會,對外宣佈成立民主進步黨。為紀念30歲生日,民進黨26日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辦紀念影像展,但原定27日舉行的“外交使節酒會”及28日重返圓山飯店召開擴大中執會,都因“梅姬”颱風而取消,28日改在中央黨部召開例行中執會。

  不僅颱風來搗亂,由“惜根臺灣協會”“臺灣反迫遷連線”等團體主辦、全臺各地近70個自救團體共同參與的抗議活動25日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登場。抗議民眾要求當局聽聽他們的心聲,甚至鼓動民眾一起住進“總統府”。“惜根臺灣協會”理事長、政治大學教授徐世榮稱,很多不公不義的迫遷造成許多“臺灣難民”,民進黨一邊要建社會住宅、保障居住人權,另一邊卻迫遷民宅,“魄力不應該展現在拆房子上”。不少自救團體更點名高雄市長陳菊、臺南市長賴清德和臺中市長林佳龍等綠營縣市長,把他們戲稱為“一級拆除士”,並用毀壞的雨傘、鞋子和奶粉罐丟向他們的海報。聯合新聞網説,目前全臺還有近百個土地徵收迫遷爭議案件,蔡當局要如何一一解決無疑是沉重考驗。

  重返執政的民進黨贏得選舉後,面對的挑戰比過去更多,也更棘手。連日來,一些臺灣輿論對此進行了深入討論。《聯合報》26日稱,對多數民進黨人而言,延續政權是最重要的課題,但蔡英文幾個月來的執政滿意度卻直線下滑。一名綠營人士坦言,民進黨“以前衝撞體制,逼迫國民黨落實政治主張,但因受制于國民黨是執政黨,想法被七折八扣,如今自己拿到政權,該怎麼做,反而變成問題”。

  而對民進黨當局來説,最大挑戰無疑是兩岸關係。一名綠營人士説,民進黨上臺後,對北京採取不激怒的務實做法,這能撐多久?“立委”羅致政認為,如何解決在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情況下的兩岸僵局,將是一大難題。《聯合報》稱,民進黨內近年有“凍獨”的爭論,或主張重新提出新決議文,主要是處理“臺獨黨綱”與“臺灣前途決議文”“正常國家決議文”等三大文件的爭議。但政大教授陳芳明認為,民進黨並不需要新的決議文,尤其全面執政之後,真正挑戰形勢不是來自黨內,而是來自中國大陸;現在最大挑戰,無疑是國民黨留下來的“九二共識”問題。而師範大學政研所教授范世平則認為,短期內,兩岸問題不會是民進黨的外部挑戰,對蔡當局來説內部問題才是真正的挑戰,“也就是説,如何面對黨內的強硬派,挺不挺得住,才會是影響兩岸關係的因素”,若無法穩住綠營的“獨派”勢力,才有可能將問題外部化。《聯合晚報》還分析稱,民進黨現在雖然已是創黨以來最大執政規模,但新一代的政治人物與過去從“黨外”時期打拼至今的政治人物,對黨的情感、論述深度和視野眼界是完全不同的,許多人著眼于眼前利益、派系利益,甚至以為執政後,就能大肆搶奪資源,這已成為拖累民進黨前進的絆腳石。

  對於島內民眾來説,民進黨無疑成了他們嘲諷的主要對象。有網友發揮創意,製作了一張圖表,將綠營28名政治人物列為講師,教授大學裏會開設的科目。仔細一看這些科目名稱都有不少隱喻,與這些政客曾經做過的行為或發表的言談有關。例如這個學院將蔡英文設定為校長,開班教授的是“品酒與生活”及“法國飲食文化入門”,暗諷之前她到苗栗和臺中參觀酒莊及吃法國菜;臺北市長柯文哲講授“淺談國際禮儀”,與他曾説英國外交大臣送的懷錶是“破銅爛鐵”有關;“立委”段宜康教授“咽喉肌力訓練”,因為他曾打賭如果輸了就吞掉3顆曲棍球;臺南市長賴清德教授“大氣觀測實作”,暗諷臺南放半天颱風假爭議,高雄市長陳菊則被安排講“養生文化推廣”,暗批她在風災期間回官邸睡午覺等。不少網民紛紛點讚,嘲諷綠營“人才濟濟”“個個身懷絕技”。

[責任編輯:盧佳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