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修復日本神社?臺灣某些政客如此"媚日"為哪般

2016年09月23日 10:23:5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近來,臺灣政壇又颳起了“媚日”歪風。據臺媒報道,民進黨籍桃園市長鄭文燦打算將桃園市的忠烈祠恢復為“桃園神社”;也是綠營執政的臺中市已經把重建“臺中神社鳥居”(鳥居:類似牌坊,具有標示入口意象與區分內外之用)提上日程。

  “桃園神社”和“臺中神社”到底是什麼鬼?很多大陸人對散落在臺灣各地的日本神社沒有概念,但是日本的“靖國神社”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那是個能輕易挑動萬千情緒的特殊存在。日本的“靖國神社”中供奉著自明治維新以來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及軍屬,大多數是在日本侵華戰爭及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日軍官兵,其中就包括二戰期間侵華的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等。正因此,日本政要每每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總能激發亞洲鄰國的強烈抗議。

  而臺灣現存的日本神社其修建的背景也是處處與殖民、戰爭、侵略緊密相關。臺灣淡江大學副教授林金源指出,日本據臺初年,至少殺掉當時百分之一台灣人口。日本在臺設立的首座神社——臺南神社,就是為祭祀率軍侵略臺灣最後戰死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據臺50年,日本人共修建68座神社,將其打造成地方教化中心,以強化效忠日本的皇民精神。

  既然如此,臺灣某些政客還要修復日本神社,意欲何為?林金源認為,臺灣被日本“皇民思想”鉗制50年,造成島內某些人身份認同混亂。臺灣新當局出於某些利己的目的,不斷撕裂、分化兩岸人民的正常連結。臺灣輿論分析,臺灣某些政治人物打著“保護多元文化”為名修復神社建築,實際上是想一改過去在島內中華文化獨尊的局面,本質上也是一種“去中國化”。

  臺灣某些政客的“媚日”行徑不是偶然事件。臺灣資深媒體人徐宗懋曾發表《日本人看臺灣人》一文,其中舉出“兩蔣”之後,臺灣政治情況變得複雜,不少人開始肯定日本的殖民統治。而這些人的代表非李登輝莫屬。2015年李登輝訪日期間發表演講,盛讚安倍,還聲稱“臺灣人感謝日本的統治”,並再次提及“釣魚島屬於日本”等媚日説法。此番言論當時引得罵聲不斷。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