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美議員拋法案解禁臺美高層互訪 專家:不可接受

2016年09月18日 08:41:44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美國親臺議員拋出所謂“2016台灣旅行法案”,開放美臺高層互訪。復旦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信強1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這個法案最終通過的可能性不大,需要眾議院先通過,然後參議院通過,還有總統否決這一關,而“總統基於總體戰略考慮,尤其是中美關係的考慮,會否決”。

  該法案由美國共和黨眾議員夏波、柏吾以及民主黨議員薛曼等共同提出。據臺灣《聯合報》17日報道,法案寫道,美國應宣示鼓勵美臺所有階層互動是美國的政策,“施行37年的與臺灣關係法是美臺關係基石,美國對待臺灣猶如實際的主權獨立國家”,而美國內閣官員與其他高層官方人士出訪,被視為美國及其友人和“盟邦”關係深度與廣度的指標。法案條文稱,長期以來,由於美方對高層官員訪台“自我設限”,雙方缺乏溝通影響關係,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美國政策應該包括在適度尊重臺灣高層官員尊嚴情況下,“允許所有臺灣高階官方人士入境美國及其使館與領事館”;允許“所有”臺美高層官員在美國行政部門會晤,包括國務院與國防部五角大樓;允許臺北駐美國經濟文化代表處及所有臺灣其他機構舉辦正式活動,其中包括美國國會、聯邦、各州與各地方政府及所有臺灣高階官員參與的活動,這些活動不受美國政府與任何外國勢力的阻礙。

  臺灣“中央社”解讀稱,依據法案條文,行政部門形同對所有臺美高層互訪的限制解禁,包括“總統”與“副總統”。親綠的《自由時報》17日稱,這項具有約束力的決議案旨在更新1994年的對臺政策檢討,廢除臺灣高層官員或駐美代表處人員不能到美國官署洽公的規定。文章説,拋出這項法案的夏波長期支援臺灣,是美國“國會臺灣連線”的共同發起人之一,多年來不斷倡議美國應對臺灣高層參訪解禁。他曾聲稱,在臺灣前領導人陳水扁還是臺北市長時,他能夠在自己位於華盛頓的國會辦公室接待他;但當陳水扁成為臺灣領導人之後,他及其他20多名議員不得不大費周章地從華盛頓奔波至紐約與陳水扁聚餐。

  針對“臺灣旅行法案”,臺灣“外交部”稱,這是美國眾議員的自發行動,臺方表示感謝與歡迎。不過,夏波等眾議員的提案須經美國國會兩院通過、總統同意才能成為法律,而總統擁有否決權。分析稱,早在2007年6月26日,類似提案就在美國外交委員會獲得無異議通過,但美國國務院提出強烈反對,稱這對美國維持與臺灣非官方關係、確保臺海和平與穩定會産生負面影響。

  信強17日告訴《環球時報》,這個法案實質逾越了中美關於臺灣問題的一些紅線,相當於美臺之間正式官方關係得到確認了。大陸方面對此不可能接受,肯定會對中美關係造成重大損害。他説,雖然法案通過的可能性不大,但提出法案本身還是會帶來一定影響,至少體現出美國國會裏反華親臺議員的聲音重新冒出來了,包括前段提出的重申對臺“六項保證”,這些做法會影響美國國會對臺灣和兩岸問題的思考,惡化或者毒化國會的對華氛圍和環境。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 環球時報記者 林鵬飛)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