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國民黨佈局2018縣市長選戰擬先"預選" 黨內看法不一

2016年09月15日 17:03:2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9月15日訊 為提前佈局2018年臺灣島內縣市長選舉,中國國民黨將推出“預選制度”。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此種“預選”並在非每個縣市都辦,會視各縣市情況綜合評估,最快年底上路。不過,黨內對即將上路的新制度卻看法不一。

  據報道,國民黨繼2016敗選後,在全臺各地展開黨務改革座談會,基層與地方幹部都希望提早佈局2018年縣市長選舉。為此,國民黨于9月全黨代表大會通過“黨務革新與黨的發展”方案,在黨內初選前,進行預選制度。

  根據初步規劃,預選制鼓勵新人參與,為避免資源不對等,參與預選者,都能獲得黨部提供的相關活動訊息、參加黨部舉辦的政策説明會,以增加曝光;參與預選者也可以自費方式,參與黨部辦理的4次民調,了解實力。

  預選制並非強迫性質,如果不參與預選,也可以直接參加黨內初選,不過,根據初步規劃,未來初選民調必須禮讓參與預選者3至5個百分點。

  國民黨組發會主委張雅屏受訪表示,預選制度非全臺各縣市都辦預選,會視每個縣市情況綜合評估有無舉辦必要。他舉例,如果是執政縣市,已有獲共識的候選人,就沒有必要辦預選;若是沒人要選的艱困選區,例如屏東,辦預選也沒意義。

  他強調,預選是人才培育的過程,通過制度找尋候選人,且通過預選可解決候選人、派系之間磨合。候選人越晚産生,磨合時間越不夠。

  至於預選人選的産生,黨務人士透露,目前規劃朝推薦制,非登記制,由小組長以上幹部調查、提出建議人選,再展開諮詢並邀請參與,不過,若當事人拒絕,不會強迫參與預選。

  不過,對於國民黨即將推行的預選制,黨內卻是看法各異。已表態參與臺北市長選舉的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鍾小平表示,國民黨的規定是初選非預選,預選出來不是最後結果,妾身未明,還是要進入初選,所以為何要辦預選?他不支援預選。

  鍾小平還稱,任何人談這件事,都是不尊重下屆黨主席的提名權,應該由明年8月的新任主席提名縣市長,所以“沒有預選這回事,不該辦,也不該想”。

  曾參與國民黨臺北市長黨內初選的前“立委”丁守中質疑,預選制度是為新人量身訂做嗎?至於是否支援預選?他強調,只要公平、公正就可以,不要有預設立場,他都支援。

  國民黨中常委李德維則認為,“縣市長,能出來選的都是大咖”,預選制度應該用於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里長選舉等,越能給年輕人機會的預選越有用。(台灣網 王思羽)

[責任編輯:王思羽]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