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300億”藥方救得了臺灣觀光業嗎?

2016年09月14日 09:05:2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記者 許雪毅 攝

  日前,臺北街頭再次上演了一齣怒火街頭的大戲。超過萬名臺灣觀光及相關業者聚集到臺北街頭,發動“百萬觀光産業自救大遊行”,喊著“要生存、有工作、能溫飽”的口號,要求當局正視觀光産業當前的窘境。

  新當局執政之後,大陸游客赴臺人數銳減。臺媒預估,今年“十一”長假陸客赴臺人數將僅為去年的一半,創開放陸客赴臺觀光8年來最慘澹的一年。該媒體還稱,若以陸客平均停留6天計算,臺灣將減少近500億元(新台幣,下同)的觀光收益。

  陸客減少,臺灣觀光業者受到的影響首當其衝,引發業者強烈不滿。為了安撫業者,臺當局日前稱將提供300億元優惠貸款等因應方案,幫助業者紓困。

  用錢來解決問題,似乎成了臺當局執政後應對抗議潮的殺手锏。但這次卻在臺灣觀光業者面前吃了癟。業者認為若只是單純的借錢,臺當局沒有替業者找到轉型的生路;更何況,貸款總是要還的,沒有客源,就沒有工作,沒有工作就沒有錢賺,沒有錢當然也還不了貸款。旅遊業者終究沒有活路可走。

  當日儘管下著雨,卻依然洗不去臺北街頭的躁動。超過萬名業者從四面八方聚集到蔡英文辦公室門前,用實際行動給臺當局一記響亮的耳光。

  怎樣才能拯救臺灣觀光業?“百萬觀光自救會”發言人李奇岳表示:“陸客減少受影響的局面持續擴大,業者真正需要的不是紓困,而是客源。”遊行隊伍中“要陸客來臺灣”的橫幅也隨處可見。

  島內交通主管部門發佈的上半年交通各行業指標分析顯示,即使五六月陸客市場連續呈現負增長,大陸旅客也仍是臺觀光業的最大客源。換句話説,只有想辦法吸引陸客回流,或許才能解決觀光業者當前的窘迫。

  520之後,陸客赴臺人數銳減的原因,除了考慮旅遊安全因素外,臺當局始終未明確承認“九二共識”,致使兩岸關係陷入僵局而導致的陸客赴臺意願降低,是一個無可回避的事實。不承認“九二共識”這一共同的政治基礎,臺當局即便開再多“300億”的藥方,也解決不了臺灣觀光業之困,民怨勢必越積越多。(趙鳳艷 牟彥秋)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