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大陸來臺觀光客數量銳減 臺當局:馬英九造成的

2016年09月09日 08:05:18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沒有政治口水,只有滿腹苦水,沒有意識形態,只有學費房貸”,12日擬發動史上最大規模遊行抗議的臺灣觀光業者喊出如上心聲,但這似乎並沒有被當局真正聽進去。就在不少民進黨執政縣市首長紛紛表態歡迎大陸游客之際,臺灣當局卻還固執地認為,當今觀光産業的困局是因為馬英九之前過於依賴陸客造成的,並列出“統計數據”試圖説明現在島內旅遊業並沒有那麼慘,今年1月到7月來臺觀光客還比去年增加了7.9%。臺灣聯合新聞網評論稱,包裹在漂亮數字糖衣背後的事實,竟是遊覽車沒生意、導遊沒團接、餐廳空桌率高以及購物店放無薪假,旅行社更預告10月之後會更慘,“難道政府還要繼續矇騙社會大眾?”

  臺灣聯合新聞網8日報道稱,當局內部討論認為,雖然陸客減少,但其他地區來臺旅遊的人數皆有增加,可見臺灣旅遊環境不錯;且專營接待陸客的旅行社僅佔10%,雖然短期內會有損失,但不會造成全面性的傷害。除此之外,由於陸客能否來臺,主要還是由大陸官方是否核發“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決定的,此舉可控制陸客赴臺人數,顯見陸客減少的因素是受到政治影響。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還稱,陸客來臺人數持續下降,是前政府開放時沒告知業者陸方會有“關上水龍頭”的風險,以至於業者沒有做好風險管理。

  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李明賢炮轟稱,是蔡英文當局決定不承認“九二共識”的,“不是馬英九或國民黨拿槍逼民進黨的,為何新政府要把責任推到前政府身上?”李明賢重批民進黨當局對於陸客不來不斷牽拖,“找遍理由怪遍世界,到最後陸客若還是不來,苦果都還是得民進黨自己吞的”。

  與當局態度不同,一些綠營執政縣市對陸客表示歡迎。民進黨籍臺中市長林佳龍稱,站在地方政府首長的立場,應拋出善意橄欖枝。桃園市長鄭文燦7日晚也公開表示,只要彼此讓對方感受到善意,日久自能消除隔閡,或許政治主張會有差異,但也要持續交流對話,才能化解誤解,讓兩岸關係正向發展。同一天,彰化縣長魏明谷表示,陸客都去附近南投日月潭和嘉義阿里山,到彰化如鹿港來的一般都是日本客人,所以彰化沒受到陸客減少的影響,不過彰化歡迎陸客,不歧視陸客。

  過去幾年,赴臺遊客以每年100萬人次的數字逐年增長,去年來臺觀光客人數首度突破千萬人次,其中陸客達418萬人次佔首位,但蔡英文上臺後,一切全變了。《聯合報》8日稱,暑假本是旅遊旺季,但7月大陸團客比去年同期減少15%,8月大減55%,“觀光産業成‘慘業’,不僅傳出年産值蒸發近2000億元新台幣,還有不少人被裁員,影響數十萬家庭”。據《中國時報》8日報道,由旅行業、遊覽車、旅宿業、導遊和精品購物店等11個相關産業公會組成的“百萬觀光産業自救會”7日宣佈,12日將發起島內觀光業史上首次街頭運動,號召2萬人走到“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抗議,訴求“要生存、有工作、能溫飽”。“自救會”稱,陸客減少影響層面比想像中還要嚴重,現已有3000多輛遊覽車只能放著曬太陽,中南部旅館訂房率下滑五成,不少華語導遊失業,就連茶葉業者、牛肉麵業者生意也大受影響,“實在忍無可忍”。“自救會”發言人李奇岳稱,業者上街頭沒有政治立場,遊行定調為“理性傳達心聲”,只盼觀光業不要再空轉虛耗,各縣市的旅館民宿也不該變成蚊子館。

  聯合新聞網評論稱,面對觀光産業“哀鴻遍野”,蔡英文當局提出的應對措施竟是陸客團來臺都是走環島行程,遊客、司機都很累,因此應該趁機轉型,推廣主題遊或分區旅遊,“事實的情況是,陸客都不來了,怎麼推特色産品?”文章説,或許有人質疑旅行社業者應該知道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以前沒有陸客還不是一樣過日子,“只是平心而論,陸客創造至少2000億元的觀光産值,養活了數十萬的家庭,政府的南向政策雖然可以帶來旅客,促進消費、活絡經濟,但畢竟無法補足陸客的人數,就如業者説的‘難道我們可以不要陸客嗎?’”聯合新聞網最後説,大陸是臺灣的60倍大,且去年大陸出境旅遊達1.28億人次,加上同文同種和臺灣距離又近,想躲都躲不掉,馬當局至少看到這樣的現實,讓人民有飯吃,新當局卻只重視民粹,“陸客不來不只是觀光問題,還有政治問題,政府不能再把眼睛矇住,當做看不見了”。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