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繼15萬軍公教人員抗議蔡英文後 臺灣68個團體排隊再遊行

2016年09月06日 09:01:35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5日,“反迫遷團體”聚集在凱道持續抗議。

  5日,“反迫遷團體”聚集在凱道持續抗議。

  進入9月以來,臺灣“總統府”前頗不平靜,抗爭一波接著一波。繼3日15萬軍公教人員到“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簡稱凱道)抗議外,陸續還將有68個團體排隊抗爭。而針對遊行示威,蔡英文僅以“沒有必要就不要常常走街頭”回應,臺灣《聯合報》5日直言,民進黨當局全力溝通都嫌來不及,這種特殊的“英式幽默”不但讓人笑不出來,更無助於凝聚共識。

  軍公教大遊行3日才結束,數十個來自全臺各地的“反迫遷團體”5日上午又聚集在凱道,高喊“百日新政,迫遷依舊,土地正義,重回凱道”等口號,要求蔡英文當局通盤檢討土地政策,暫停所有迫遷爭議個案,如果9月25日前沒有具體響應,他們將重返凱道。“反迫遷連線”新聞聯絡人黃慧瑜稱,高雄果菜市場1日在市政府強制手段下拆除,無視拆遷戶的聲音,自救會只是要爭取與政府協商的機會,卻連最基本程式保障都沒有,房屋就拆了。

  緊接著12日,觀光旅遊業將北上陳情,希望蔡當局接受“九二共識”,讓老百姓有飯吃。據《聯合報》5日報道,陸客銳減,不僅旅行社倒閉,飯店也出現關門潮。陳姓旅遊業者説,臺東很多飯店、餐廳和珠寶店靠陸客支撐,近來已有中悅、夏威夷等飯店因陸客人數減少關門歇業,再這樣下去,10月以後將出現骨牌效應,波及餐飲、洗衣店、珠寶和土産等産業。報道舉例稱,臺東市某酒店今年6月風光開幕,試運營期間住房率還有六七成,現在只剩一成多,10月以後更可怕,上街是迫不得已。而針對民進黨當局推動“新南向政策”,知本高野飯店經理黃慶安説,臺灣會講柬埔寨語、越南語和泰國話的人員不足,甚至連來自東南亞新移民的第二代都不懂媽媽的母語,如何推動南向?

  此外,糕餅業者也揚言要到“總統府”前丟鳳梨酥。有臺媒統計稱,目前串連準備上凱道的團體至少有68個,除了上面提到的,還有“反臺南鐵路東移自救會”“桃園航空城反迫遷聯盟”以及臺中“石岡反徵收聯合會”等。臺灣政治大學教授徐世榮批評稱,本來期待民進黨上臺會改變“威權戒嚴”體制,但一百天過了,讓人失望,沒有溝通,迫害的手才是真的,他要問問蔡英文和高雄市長陳菊、臺南市長賴清德,“你們的從政初衷是什麼?”

  面對如此多的抗議團體上凱道,蔡英文呼籲“沒有必要就不要常常走街頭”。對此,“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副召集人李來希痛批説,民眾不會無故走上街頭,執政黨不檢討施政,還呼籲大家不要抗議,“民進黨自己從街頭抗議出身,自己上街可以,別人上街就不行”。臺灣《聯合報》5日評論稱,民進黨從街頭起家,重返執政之後蔡英文竟然口出這樣的話,確實讓人驚訝,“如果一再以突兀的英式幽默回避問題,不僅不好笑,反而引發更多爭議,恐怕得不償失”。【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