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蔡英文執政百日民怨沸騰 臺軍"漢光軍演"意外頻發

2016年08月26日 16:41:2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點擊收聽《臺灣一週侃》→

  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週侃》,我是小小。本期由我跟大家侃一侃這幾天臺灣島內發生的大事。

  蔡英文執政百日民怨沸騰

  再過幾天,就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執政百天的日子了。本月20日蔡女士特別邀請了島內各大媒體記者“喝茶”。不過蔡英文這杯茶對於記者而言,更像是“藥”,一副又苦又澀的封口藥。

  蔡英文對媒體記者説,我不希望別人用100天來評斷我個人執政的成敗;同樣的,我也不會只用100天的時間來評論行政部門的表現。意思非常明確,我做的好不好,用不著你們來評論;我手下的人做的好不好,也不許你們評價。可能稍微有一點羞恥心的人,説這話都會臉紅的,蔡英文卻面不改色。臺灣網友對此憤怒表示,是臭雞蛋,吃一口就知道了!連一百天都做不好,還説以後幹嘛?這一刻,我們對臺灣同胞們只能深表同情了,像蔡英文這樣大言不慚的人也真是萬里挑一。

  我們常説女大18變,不過蔡女士年紀不小,卻也一直在變。前馬英九辦公室官員羅智強就翻出蔡英文8年前的言論,那時候的蔡英文還在痛批馬英九執政百日將臺灣帶向危險境地,8年後卻不容許別人評斷她,讓羅志強不禁感慨,歷史真是一面照妖鏡,“今日的嘴,總是照著明天的臉”。而我們聽到的是啪!啪!啪!無比清晰的打臉聲。

  從前的蔡英文特別喜歡拿所謂的民調數據説事,不過如今蔡女士好像不怎麼愛看民調了。早在七月份,臺灣智庫民調顯示蔡英文的滿意度已經跌破五成,不滿意度每次都上升約10個百分點,而且趨勢看漲,越來越高。臺灣世代智庫22日公佈民調顯示,過半民眾不滿蔡英文兩岸政策,若細看交叉比對結果,45歲至70歲的年齡層對蔡當局在穩定兩岸關係上嚴重不滿。另外,58.3%企業不滿意蔡當局表現,高達68.5%的企業認為,蔡英文所謂的“有感改變”所需要的時間,會比期望值平均延後10個月。好吧,我們不能怪蔡女士不愛看民調,實在是民調不好看!

  為什麼蔡英文用區區百天就把臺灣搞得民怨沸騰呢?我們不妨看看蔡英文這一百天裏都做了些什麼事?

  首先,蔡英文一上臺就馬上宣佈,撤銷對“太陽花學運”126人的控告。也就是説,衝擊、騷擾臺灣最高民意機構、行政機關的暴力行為都是合法的,不必追究其法律責任。這個我們很能夠理解,畢竟如果一直審下去,早晚會審到蔡英文和民進黨的,既然我蔡英文已經“登基”了,還要什麼法律,一紙公文全搞定。

  接著,剛剛“黃袍加身”的蔡英文趕緊帶著心腹大臣向美日請安問好。這期間發生了“雄三飛彈事件”,蔡英文不但沒有積極處理,反而極力袒護防務負責人馮世寬,把責任推到最底層的中士軍人,大事化無。

  對於經濟問題,蔡英文在美國日本溜達一圈,並沒有什麼卵用。TPP沒進去,瘦肉精美豬卻差點進來;小日本也沒給什麼福利,輻射區的食品卻差點進來。而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到目前為止,唯一的“政績”是讓臺灣企業在越南被罰了5億美金,換成新台幣是150億。另外臺灣鋼鐵廠在印度也被課以重稅,基本上屬於快揭不開鍋的狀態。蔡英文一腳油門,就把臺灣經濟躥到了坑裏。

  在島內經濟一籌莫展之際,蔡英文和民進黨卻將主要精力“傾注”在了國民黨身上。強行通過“不當黨産條例”對國民黨進行清算和追殺。在發生火燒車事件時,蔡英文為導遊送上輓聯,對於24名大陸旅客卻不聞不問,不僅冷漠,堪稱無恥。在所謂南海“仲裁結果”公佈時,蔡英文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沒有登島護漁權,反而處罰自發護島的漁民船隊。凡此種種,讓臺灣民眾從失望到絕望!

  當然除了這些,最讓兩岸民眾不能接受的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和一系列“柔性臺獨”行徑。猶記得蔡英文呢在選舉時,信誓旦旦的承諾,兩岸會“維持現狀”,而如今執政百天,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現狀卻被蔡英文的“柔性臺獨”所冷凍。這時候臺灣老百姓應該明白一個道理,承諾這種東西分兩種,一種是要履行的承諾,一種是蔡英文的承諾。

  自從520民進黨執政後,在不到一百天的時間裏,兩岸兩會聯繫溝通機制已經中斷;原來正在協商的“貨品貿易”、“環保合作”、“兩岸海基海協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等協議,早已經終止協商;大陸游客、大陸學生赴臺逐漸減少、兩岸經貿逐漸衰退,這些都使得兩岸現狀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蝕,也使兩岸同胞,尤其是臺灣同胞無法享受和平發展的紅利。

  今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我們將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和堅定意志,也是我們對歷史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和責任”。蔡英文不及格的百天執政成績單已經説明,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任何形式的“臺獨”活動只能是絕路。

  臺軍“漢光軍演”意外頻發

  除了蔡英文“百日亂政”之外,這一週最熱門的事就要屬所謂的“漢光軍演”了。今年軍演從本月22日起展開了為期五天的攻防演練,演習號稱模擬所謂的“大陸猝然對臺灣發動攻擊”,以檢驗臺軍有無能力應對。不過,軍演才開始,臺軍就出現了傷亡。倒不是因為軍演太逼真,導致誤傷,而是因為“交通事故”。先是臺陸軍一輛拼裝戰車在進行預演時,翻覆落入網紗溪,造成4人死亡;接著23日上午又傳出一輛悍馬戰車在演習中翻車,導致1人受傷。

  臺媒報道指出,今年的“漢光32號”演習是“漢光”史上最大演習,25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也前往位於屏東恒春鎮的“三軍聯訓基地仁壽訓場”主持。可誰知“作戰實力”沒還沒來得及展示,臺軍自家戰車就在演習開始前後“接力翻車”,目前已釀4死1傷慘劇。臺灣退役中將痛批臺軍裝備陳舊,拼裝戰車豈能不出包?臺灣網民則紛紛在網上留言痛批,“臺灣目前的戰車=移動鐵棺材”、“臺軍裝備只有扯能形容”。

  臺軍“漢光演習”始於1984年,發展至今可以説是大名鼎鼎,因為每年演習都會有新戲。“士兵演習中把槍弄丟找不著”;“海軍反潛火箭彈失控險擊中旗艦”;“軍演使用空包彈”;“導彈脫靶嚇得水牛狂奔”;“海軍艦炮接連發生故障”;“參與演習的艦隻副艦長涉嫌賭博,事後傳出海軍從頭到尾沒有被納入指揮鏈的消息……”臺軍“漢光演習”幾乎年年出醜年年辦,只是號稱史上規模最大、檢驗所謂“大陸猝然對臺發動攻擊臺軍如何應對”的今屆演習中,“神劇本”換成了“接力翻車”,還賠上了4條年輕的生命。對於臺軍的戰力及總體評價,早年間臺媒的一聲感嘆至今讓人記憶猶新:臺軍真是“硬實力、軟實力,通通沒力”。(本音頻及文章係台灣網網友投稿,不代表本網觀點)

[責任編輯:于斯文]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