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一週看臺:步步驚心

2016年08月01日 09:21:05  來源:東南網
字號:    

  上周,臺灣可謂步步驚心。

  7月19日發生的桃園遊覽車起火事故震驚兩岸,然而隨著偵查的深入更驚心的案情開始步步曝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起特大事故不是單純的交通意外,更可能是司機蘇明成的個人惡意所為。7月24日,桃園地檢署意外在車上發現5瓶非比尋常的汽油。7月29日,桃園地檢署又公佈説,遊覽車司機體內酒精濃度嚴重超標,確定司機是酒後駕駛,程度幾達酒醉狀態,再度震驚社會。7月30日,新的猛料又從臺灣媒體爆出,曾與蘇明成共事的導遊爆料,蘇明成2014年出團到花蓮時性侵女導遊,今年6月經二審宣判獲5年徒刑、賠90萬元新台幣。種種跡象表明,此次火災疑是蘇明成因為個人際遇惡劣,對未來絕望,所以惡意帶著導遊、全團乘客一起陪葬。 這層層剝開的原因和真相令人不寒而慄,雖然真相還有待進一步偵查確定,但案件已漸趨明朗。國臺辦對此表示“高度關注”,海旅會再次通過臺旅會表達“嚴重關切”。

  上周,自發登太平島的臺灣屏東漁民步步驚心。

  7月20日,5艘臺灣漁船從屏東縣東港鹽埔漁港出發前往太平島。漁民們希望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太平島是島不是礁,祖先留下的財産不容抹殺。但民進黨當局不僅未大力支援,還在漁船出海前施壓告誡。出航後,更以“軍事機密”“防務需求”等種種限制來阻止漁民捍衛權益的自主行動。上週一晚,歷經千萬辛苦,經航行860海裏,船隊終於到達太平島附近。但是,對於他們能否登島,臺灣各相關部門不但不願意給漁民明確的答案,還處處設置障礙:一會兒説太平島為軍事管制區,須45天前申請;一會兒説會以“緊急避難”的名義讓漁民登島;一會兒又説漁船僅能停在太平島12海裏外……臺行政機構發言人童振源竟然還説出這樣的話:“若讓一般漁民隨意進出管制區,則‘國家主權’將蕩然無存。”最終,屏東漁民只能以缺飲用水緊急避難為由,短暫登島。對此,臺灣網友怒嗆民進黨當局“無恥”“軟弱”,以此表達絕望和憤怒。

  上周,中國國民黨同樣步步驚心。

  上週一,臺灣立法機構從上午到晚上歷經11小時,三讀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産處理條例》,即“不當黨産條例”,這是臺灣政治史上極具殺傷力的一個文件,堪稱民進黨發出的一道全面清算國民黨黨産的“追殺令”。其目的是要清算國民黨自1945年8月15日,也就是國民黨從日本手裏接管臺灣時取得的財産,企圖一舉將國民黨搞到破産。民進黨“設計”這個“條例”由來已久,在“執政”之前就死咬住黨産這塊骨頭不放,還美其名曰:“轉型正義。”過去,因為民進黨在臺灣立法機構的席次不足,本案屢次被擋下來。如今,終於可以通過多數暴力、多數表決霸王硬上弓了。北京聯合大學臺研院兩岸關係所所長朱松嶺評論説,這個所謂的“轉型正義”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它預設了國民黨的不正當性 ,佔據了道德高地和法律高地,國民黨只能任人宰割。“條例”通過的當晚,無限哀痛的國民黨團憤而召開記者會,指出“今天是臺灣民主最黑暗的一天”。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當晚以書面形式,痛批民進黨利用多數暴力強行通過“條例”。她表示,民進黨針對的絕不是黨産的問題,而是想透過清算,追殺國民黨。

  民進黨團當晚則在議場內集體鼓掌,歡呼慶祝。蔡英文難掩興奮,在臉書發文聲稱“歷史會記住這一天”,“這是轉型正義的初步落實”。

  不過,民進黨的歡呼顯然有點不合時宜。

  最心驚肉跳的其實還是民進黨當局,蔡英文上臺兩個月,壞消息接連不斷,“雄三”亂射、臺東風災、桃園機場淹水、華航罷工、臺鐵爆炸案、桃園遊覽車起火事故等案件,件件“驚心動魄”。上周,讓臺當局“驚心”的數字又接連推出。臺灣經濟研究院7月29日公佈製造業景氣燈號,結果維持在代表衰退的藍燈,且這是連續亮出的第15個藍燈,創下臺灣經濟發展有史以來最長的紀錄。7月26日,臺灣民意基金會公佈“2016台灣政黨認同與政黨形象”民調結果,蔡英文的支援度由5月份就任時的69%下降至56%,2個月跌去13%,跌幅驚人。7月30日,臺灣智庫公佈7月份民進黨當局滿意度的民調,數據顯示,蔡英文和行政機構負責人林全的不滿意度都出現新高。其中,對蔡英文的不滿意度從就職2周的12.5%,大幅升至7月底的36%;對林全的不滿意度則由14.8%上升為39.5%,兩人的不滿意度都增加了24個百分點,上升的速度驚人。

  島內輿論認為,蔡英文民意支援度遠未探底。在兩岸政策、藍綠政爭、行政能力、權力佈局等方面,一切表現都顯得左支右絀、窮于應付、乏善可陳。如果在短期內無法有比較出色的表現,蔡英文的民意支援度還遠遠沒有到止血和停損的地步,進一步滑落恐難避免。

  臺灣資深媒體人李艷秋日前在臉書評論説,近期的臺灣讓人“一日數驚”,新當局對內引發的鬥爭氛圍、對外事務的躊躇無力、三不五時的意外、再加上數不清的“發夾彎”,讓臺灣社會這兩個月經歷的驚嚇挫折,遠多過快樂幸福。(福建日報記者陳創業)

[責任編輯:盧佳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