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滅紅會、廢課綱、追黨産 民進黨“三把火”會燒出什麼

2016年08月01日 08:14:3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灣“紅十字會法”自7月29日起失效。這一法令已在島內實行62年,兩周前被民進黨在“立法院”一舉廢除。臺灣紅會是個慈善組織,但因與國民黨淵源頗深,且在兩岸交流中大有貢獻,早被綠營視為眼中釘。民進黨上臺短短兩個多月來,滅紅會、廢課綱、追殺國民黨黨産,“三把火”矛頭齊齊指向剿滅國民黨和“去中國化”。

  刨除歷史之根

  7月12日,臺“立法院”以45票對9票,通過“時代力量”徐永明等人提案,確定廢止“紅十字會法”。29日,“紅十字會法”正式失效。綠營宣稱,“這就是臺灣‘轉型正義’的開始”,臺紅十字組織則表示無限沉痛與遺憾。

  臺灣紅會負責人王清峰表示,扼殺為人道奉獻的紅十字組織,是臺灣的不幸,也是臺灣的悲哀。曾擔任臺灣紅會秘書長、負責人長達25年的陳長文感慨,臺灣紅會有其特殊性,若是廢除“紅十字會法”,紅會成為一般人民團體組織,臺當局不再參與,救災救難恐不再如過去更有效。

  綠營當然不是和慈善過不去,而是劍指“去中國化”。前馬英九辦公室秘書長羅智強認為,臺灣紅會經歷的風雨,幾乎就是“中華民國”的歷史側影。民進黨斷掉紅會的雙翼,説穿了與提出“廢孫中山遺像”的心態出發點是完全一致的,即刨去所有和“中華民國”有關的歷史之根。

  對於民進黨動作頻頻,藍營痛批這是假“轉型正義”之名進行清算。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林德福表示,“紅十字會法”有存在必要及歷史意義,以前兩岸斷絕往來時甚至要靠紅十字組織溝通聯絡,且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紅十字組織也多設有專法或特別命令。對於民進黨的主張,藍營會反對到底。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目前藍營38名“立委”已展開聯署,向大法官申請“釋憲”,以救回“紅十字會法”。

  亂扣各種罪名

  由於歷史原因,臺灣一些公益性團體、社會救助機構較為親國民黨,臺灣紅十字組織就是其中的典型。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3月,上海萬國紅十字會成立,後來又改名為大清帝國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會。1949年,該組織跟隨國民黨來臺,並逐漸恢復運作,臺當局于1954年公佈“紅十字會法”,以規範組織運作。

  過去數十年,臺灣紅會負責人幾乎均由國民黨員或親藍人士出任。對綠營而言,臺灣紅會就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眼中釘。2012年4月,民進黨“立委”段宜康就以臺灣紅會不被國際所承認、不受日內瓦公約監督為名,提案廢止“紅十字會法”,讓其回歸“人民團體法”規範。此次島內政黨輪替,民進黨成了“立法院”多數黨,“紅十字會法”隨即被斬于馬下。

  綠營一直給臺灣紅會扣各種罪名,除了“貪污腐敗”之外,還有一條竟是“給對岸捐款太多”。當大陸發生重大災害如汶川大地震等,臺灣紅會積極援手,竟被島內某些人説成“對大陸大手筆,對臺灣卻常是小兒科”。

  臺灣紅會的“原罪”,在於其國民黨背景,更在於其溝通兩岸的功能和歷史。1990年12月,兩岸簽署金門協議,就是兩岸紅十字組織在各自得到官方授權後所簽署。這是兩岸自1949年以來,首次以“白手套”的接觸方式所簽署的協議。兩岸紅會人員就金門協議進行商談時,海基會和海協會都還沒成立。

  縱火終將燒身

  民進黨上臺後的兩個多月,把島內經濟增長今年難以“保一”、電力供應出現危機等大事拋在一旁,卻連燒三把政治惡鬥之火,除了滅紅會,還廢除“課綱微調”以恢復“媚日”“反中”的中學課綱,通過“不當黨産條例”以圖“肉體消滅”國民黨。

  7月28日,臺“教育部”再次舉行遴選會,選出了4名課綱審查大會的學生代表,其中兩人曾是“反課綱運動”的核心成員。至此,民進黨不惜貽笑天下也要讓學生審課綱的意圖已昭然若揭:對政治學生論功行賞,為教育“去中國化”招募童子軍。

  針對民進黨強推通過的“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産處理條例”,北京聯合大學臺研院兩岸關係所所長朱松嶺近日受訪時表示,“不當黨産條例”規定了溯及既往、有罪推定原則,為未來的政治鬥爭包括選舉提供了無窮無盡的劫材,用司法審判和靈魂審判方式收編藍營,讓國民黨永無翻身之日。

  朱松嶺説,“不當黨産條例”打著“轉型正義”大旗,預設了國民黨的不正當性,“轉型正義這4個字才是影響國民黨、影響兩岸關係的核心與關鍵”。此條例實施過程,其實也是一個政治傳播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民進黨當局會不斷利用民主、人權的旗號鞏固‘臺獨’、抗拒統一”。

  島內政權輪替前夕,藍營曾有人奉勸民進黨執政後不要光顧著報仇,“鐘擺擺過去越快,擺回來也就越快。”如今看來,躊躇滿志的民進黨對這話全沒入耳,“三把火”務求趕盡殺絕,不留絲毫餘地。這樣的火,一定會燒出藍綠激鬥、族群撕裂、兩岸不安,燒出臺灣經濟困頓和民生疾苦,也一定會燒到放火者自身。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