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綠營清算黨産大搞政治追殺 國民黨自衛反擊絕處求生

2016年07月27日 08:02:4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25日深夜,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在“立法院”議場前召開記者會表示,“今天是臺灣民主最黑暗的一天。”稍後,民進黨團在議場內集體鼓掌歡呼,慶祝“不當黨産條例”三讀通過。這一由民進黨力推、被形容為將對國民黨“抄家滅黨”的法案,終於出爐。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當選後宣誓藍綠和解,但藍綠兩黨未來的互動,只怕已脫不開追殺和反擊的調子。

  藍悲憤 綠歡喜

  臺“立法院”臨時會25日審查“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産處理條例”,從上午到晚間歷經11小時、67次表決,最終才三讀通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林德福在法案二讀完畢時見大勢已去,率領眾藍委在議場前召開記者會,表達憤怒與遺憾。

  記者會上,“藍委”們表情凝重,許多人緊抿著雙唇。林德福發言時表示,這是臺灣民主最黑暗的一天。民進黨在“立法院”用多數暴力,強制推動“黨産條例”,整個內容荒腔走板、違法“違憲”,國民黨團感到非常憤怒、遺憾。他抨擊,民進黨執政這段時間,不拼民生、經濟,只拼政治,搞政治惡鬥。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當天晚間發佈書面回應表示,民進黨利用多數暴力強行通過惡法,企圖營造“一黨獨裁”的政治環境,是臺灣人民也是臺灣民主的悲哀。她表示,民進黨針對的絕不是黨産的問題,而是想透過惡法清算、追殺國民黨。大法官會議早做出“針對性立法就是違‘憲’的立法”的解釋,更何況這部惡法還違反法律“無罪推定原則”、“不溯既往原則”,是真正違“憲”、違法的立法。

  洪秀柱説,國民黨“立委”其實可以透過議事抵制繼續阻擋此法案,但卻沒這麼做,“是不為也,非不能也”,並不是國民黨要束手就擒,而是選擇不要再讓“立法院”虛耗。

  不過在民進黨人士看來,“不當黨産條例”通過則屬於“民主的勝利”。當晚,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臉譜上發文表示,“歷史會記住這一天”,“這是臺灣民主政治邁向成熟發展的里程碑,也是轉型正義的初步落實”。

  追殺腳步不會停

  單從“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産處理條例”名稱看,似乎對臺灣所有政黨一體適用,但該法起算時間是1945年8月15日,也就是國民黨從日本手裏接管臺灣的日子,且負責執行條例的委員會,又隸屬於民進黨掌控的“行政院”之下,針對性十分明顯。這也是國民黨控訴“針對性立法”的最大原因所在。

  國民黨目前的應對之策,是循法律路徑討回公道。國民黨副主席詹啟賢26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將提“釋憲”,捍衛權益。國民黨考紀會主委劉漢廷則説,法律實施後,勢必會做出一些行政處分,國民黨不服行政處分時,會走向行政訴訟;若行政訴訟到了最終還是不滿意,會就個案提出行政救濟。

  詹啟賢説,“釋憲”不是要保留財産,而是不願被不正當手法、讓不對的理由扣在國民黨頭上。就算“釋憲”成功,還是會將黨産捐出去。他説,之所以有此決定,因為黨産問題已造成國民黨與社會人民對立,若不處理,永遠陷在泥沼裏。

  洪秀柱日前表示,國民黨中央與“立法院”黨團早有一致共識,即解決退休人員的退休金與現職人員的年資結算金以及辦公處所外,餘額全數捐做公益。

  國、民兩黨的差異在此次事件中再次凸顯無疑。國民黨放棄焦土策略而訴諸法律,民進黨則用盡政治手段。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26日在臉譜上表示,不論國民黨過去如何主動積極清理有疑義的黨産,民進黨潑臟水的動作從未停止。清理了50億元(新台幣,下同),民進黨就説還有500億元;歸還了10筆土地,民進黨也能説還有100筆。用莫須有的罪名一刀一刀淩遲著國民黨,沒有盡頭。黨産清算只是第一步,未來民進黨追殺國民黨的腳步不會停。

  好戲還在後頭

  “不當黨産條例”通過,是否意味著民進黨就此可將競爭對手肉體消滅,高枕無憂了?島內輿論指出,後續問題很多,未必對民進黨都是利好。

  如何認定黨産是“不當”還是“當”,就是個大問題。國民黨行政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邱大展25日晚表示,根據相關規定,會計資料保留10年、稅捐資料7年、地政資料15年,“不當黨産條例”從1945年8月15日起算,有什麼道理要求國民黨把黨費、政治獻金等資料保留71年?且71年的資料要如何找起?

  而該條例影響範圍巨大,只要是早期國民黨投資過的公營企業、有過資金來往的相關人等,都會被牽涉其中。邱大展説,連臺積電、臺苯有無不當利益或移轉給誰,都會是清查對象。曾經拿過國民黨中山獎學金的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等人,國民黨也會列為申報對象。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係教授楊泰順認為,好戲是從法案通過才開始,黨産追討起來應該很不容易,未來幾年裏大概會官司不斷,國民黨會努力捍衛自己的黨産。他分析,如果討黨産“歹戲拖棚”,有的案子若判當局輸,民眾會失去耐心,民進黨反而會有捅馬蜂窩的結果。

  國民黨若失去黨産,短期內必然難以適應,甚至可能會出現黨員流失的情況。但臺灣世新大學教授彭懷恩表示,清理黨産對國民黨也有好的一面,“大家都認為國民黨有錢的話,就不會給國民黨錢”,“變丐幫”反而好。

[責任編輯:高旭]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