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灣漁民登太平島 兩岸共同捍衛南海主權

2016年07月22日 08:53:4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20日,5艘臺灣漁船從屏東縣東港鹽埔漁港出發前往太平島。漁民們希望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太平島是島不是礁,祖先留下的財産不容抹殺。

  太平島是島不是礁

  20日上午,漁船出發儀式在屏東東港舉行,現場張貼著“太平島是島不是礁”“固有疆域寸土不讓”等橫幅,出發漁船上張挂著“保南海、護漁權、保祖産”等字樣。

  活動發起人、泓海水産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春忠表示,作為漁民,自願出錢出力發起此次活動,是因為所謂的南海仲裁不公正地把太平島由島變成礁,嚴重影響漁權和漁民生計與安全,希望全力抗爭,喚起大家對南海問題的共同關注。

  活動發言人羅強飛表示,不僅要到太平島附近經濟海域捕魚作業,還希望能在島上生火煮飯,並汲取太平島上的天然淡水,以此向世人證明,太平島是適合人居的島嶼。

  琉球區漁會總幹事蔡寶興説,南海是兩岸漁民世代祖先的傳統作業區,他的父親60多年前就在南海捕魚討生活。太平島對臺灣漁民來説非常重要,200海裏專屬經濟海域的主張不能丟。希望臺灣當局明確立場,也希望兩岸攜手保護祖産。

  臺灣的權益誰來顧

  南海仲裁鬧劇結果出爐後,臺灣輿論持續發酵。南海最大天然島嶼太平島被降格成“礁”,讓島內各界大感意外,“無理判決”、“黑箱仲裁”等詞在島內報紙版面上隨處可見。

  《中國時報》社論認為,事涉太平島地位及“U形線”內相關之海域利權,臺灣無法置身事外。因為兩岸對南海的權利主張,不僅“歷史性權利”遭法律上的否定,在南沙群島最大天然島嶼太平島被曲解為“礁”後,亦無從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享有200海裏經濟海域,形同以國際法迫使兩岸退出南海。

  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説,南海仲裁令廣大臺灣漁民感受焦慮和憂心。太平島是島不是礁,如果這一點臺灣當局不能捍衛的話,漁民的生計將備受衝擊。

  另有島內媒體直言,美國為遂行其亞太再平衡政策抵制中國崛起,一再拉攏臺灣,但是在南海主權爭議上顯然是以其自身利益為優先,不會顧及臺灣的權益。兩岸對於南海擁有相同的歷史權利主張,面對國際強權的染指,只有共同捍衛這份祖先留下的資産,才對得起歷史。

  兩岸命運與共

  針對南海仲裁鬧劇,海峽兩岸不約而同地在第一時間表達了同樣的鮮明立場,即堅決不接受這一無效的“裁決”,並將堅定不移捍衛領土與主權。

  大陸方面當即表達了“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以及“中國軍隊將堅定不移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等明確立場。國臺辦發言人也表示,兩岸同胞有責任共同維護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和根本利益。

  臺灣當局領導人幕僚機構表示,此裁決不具法律拘束力,絕不接受。相關仲裁結果尤其對太平島的認定,已嚴重損及對南海諸島及其相關海域的權利,絕對要捍衛領土與主權。

  臺灣學界紛紛發表看法指出,所謂裁決有昧事實,是荒唐的,海峽兩岸都不應也不會接受。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認為,這一裁決結果必然造成南海局勢緊張,海峽兩岸都應堅決不接受這樣的判決。

[責任編輯:盧佳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