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陸客團車禍事故中“蒙羞”的僅是臺灣觀光嗎?

2016年07月21日 16:00:0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7月21日訊 19日臺灣發生的重大車輛火災事故,造成包括24名大陸游客在內的26人罹難。臺媒形容,一把大火可謂燒掉了臺灣旅遊形象,臺當局“交通部長”賀陳旦也表示,此次事故讓臺灣的觀光“蒙羞”。然而,就在事故發生不久後,島內卻有網民以極其刻薄的言辭,幸災樂禍的心態,對遭遇不幸的陸客口出惡言。面對24名大陸同胞在臺灣的旅行車內被活活燒死,島內竟有人説:死了26個,簡稱426,“死阿陸”,天意。(他們甚至忘了:慘死的26人中,除了24名大陸人,還有2名臺灣人!)對此,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感嘆:若不能以同理心看待,卻以恥笑、幸災樂禍的心情評論,“臺灣最美的風景還會是人嗎?”

  一幕令人聞之落淚的人間慘劇,居然成了臺灣某些人炒作仇恨、對立和冷漠的平臺。這也不禁讓人思考,此次陸客團遊覽車重大火災事故中,“蒙羞”的真的只是臺灣觀光嗎?

  恐慌情緒瀰漫 陸客或掀退團潮

  “即將出發的7月28日團,19日有客人打電話説,不安全、有恐慌、要退團。”臺灣《旺報》引述青海康輝旅行社臺灣部經理的受訪內容,在今日報道——《恐慌情緒瀰漫 陸客掀退團潮》中表示,此次遼寧陸客團在臺發生的“火燒車”事故,已對大陸多地旅行社組團赴臺的收客工作産生影響,大家都在議論紛紛,因為消息實在太敏感。  

  突如其來的意外不僅使赴臺旅遊的潛在陸客群擔憂、恐慌,更讓已經身在臺灣的陸客對旅遊安全格外敏感。

  “全團都知道,電視上播那麼大,嚇都嚇死人了,哪有不知道?”《旺報》報道稱,20日來到臺北旅遊的陸客表示,看了新聞,大家對自己所搭乘的遊覽車“特別敏感”,還會問導遊“我們的門沒問題吧?”“可以打得開吧?”

  看似簡單的一問,卻反映出內心的恐慌不安。

  大火讓臺灣觀光蒙羞 燒掉臺灣旅遊形象

  一把大火不但吞噬了26條性命,也在一定程度上燒燬了陸客對赴臺旅遊安全保障的信心,燒掉了臺灣的旅遊形象。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當局“交通部長”賀陳旦20日沉痛表示,此次事故讓臺灣的觀光“蒙羞”,未來必須改進遊覽車。

  數據顯示,2015年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次首次突破400萬(達414萬),穩居臺灣地區入境旅遊市場第一位,佔臺灣入境旅遊總人數的40%,成為臺灣入境旅遊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大關的最大動力。《旺報》就此指出,遊客在臺灣上山下海,進行連續旅程,遊覽車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可一旦螺絲未上緊,意外機會就增高。

  但據臺灣《聯合報》此前披露,島內搭載陸客的遊覽車卻連連出包,僅最近不到1年的時間裏,就發生大小事故11次,讓臺網友都驚呼,這樣的臺灣陸客怎麼敢來?

  針對此次事故,《旺報》指出,臺灣不但要痛定思痛,找出原因,更要深切反省,對症下藥,否則失去的不光是陸客團,更會賠掉臺灣整個旅遊形象。

  政治扭曲人性 臺灣最美的風景還會是人嗎?

  據臺媒了解,面對陸客團發生的“火燒車”意外,青海組團旅行社傳出有人退團,不來臺灣了。無錫組團社則利用上電視機會,表示此次事故屬於單一事件,請遊客冷靜對待。華北組團社則表示,兩岸的距離越來越遠,才是真正問題所在。

  該經理(華北組團社)談到,目前大陸網上可以看到很多臺灣批評大陸的不好言論,而且很傷人。他表示,自己也很愛臺灣,常來臺灣、熟悉臺灣,只是臺灣發展到今天,一些民眾的心理很奇怪,深深拖累了臺灣經濟發展。

  面對26條寶貴生命的逝去,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表示,他與多數人一樣又悲又驚、既生氣又失望。驚的是,為何臺灣觀光問題層出不窮,重大公安事件一再發生?當權者信誓旦旦要全力發展臺灣觀光,解決問題之類的言語全部都是空話?生氣的是,有些人因政治上的偏見,只因為這些人是大陸旅客,居然在網上口出惡言,幸災樂禍,政治扭曲人性,展現出臺灣社會陰暗的一面。據臺灣“中央社”報道,連勝文在facebook上對口出惡言者詰問:如果這些悲慘的苦難是發生在自己、家人或朋友身上,“你又會如何反應?”

  連勝文還指出,臺灣要拼觀光,卻每隔一陣子就傳出慘絕人寰的意外事件,請問,“我們有什麼資格瞧不起別人?

  不能不説,這種現象與島內“臺獨”勢力推動的“去中國化”和“和仇中”、“恨中”有關。那些非理性的聲音、甚至泯滅人性的聲音,不能代表廣大的臺灣民眾。

  另據報道,國民黨主席洪秀柱20日下午主持在苗栗縣黨部舉辦的行動中常會時,也以陸客團的意外為例指出,有PTT(島內著名論壇)網民用詞極盡刻薄能事,她對此感到難過。若不能以同理心看待,卻以恥笑、幸災樂禍的心情評論,“臺灣最美的風景還會是人嗎?”國民黨呼籲重視公安,社會倫理道德重整,多花一份心,否則對臺灣傷害太大。(台灣網 王思羽)

[責任編輯:王思羽]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