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看臺絮語:“最會溝通”與“暗度陳倉”

2016年07月11日 13:19:3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颱風過境,大家關注點多集中在東部和中南部風災身上。趁著這個機會,臺灣“衛福部食藥署”突然對外宣佈,重啟加拿大牛肉進口。這種渾水摸魚的做派,自然引發輿論譁然和民眾不滿。

  民意所以反彈,一是加拿大是狂牛症(瘋牛病)疫區,食品安全疑慮沒有消除,急吼吼就上陣卻為哪樁?二是民進黨當局自詡為“最會溝通的政府”,開放加牛卻偷偷摸摸搞突襲,開放時間點和方式充滿心機。

  去年2月,加拿大又出現狂牛症病例,臺當局立刻禁止其牛肉進口。如今連親綠媒體都引述專家觀點強調,狂牛症潛伏期長達數十年之久,貿然解禁並不適當。“衛福部”應詳細説明境外管制、邊境查驗或三管五卡等相關配套。

  食安是這幾年島內的重量級話題。之前,出了漏洞綠營就把責任加在主政的馬英九身上。如今,自己上臺了,這個責任恐怕是逃無可逃了。畢竟,蔡英文在參選時話就講得不能再滿:“魄力就是執行力,我們要從源頭來管理有毒的物質,建立生産履歷,我會提高10倍查驗,加重罰則,提高檢舉的獎金,我們一定要盡全力,讓食安危機這四個字從臺灣消失。”

  遙想當年,馬當局要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民進黨又是組織業者抗議,又是在“立法院”霸佔主席臺實行“焦土戰術”。如今反而拿出暗度陳倉、草菅人命的架勢。後續美豬議題、日本核災區農産品是否解禁問題將接踵而來。在野時那種為民請命、健康權大於天的姿態都是作秀,都要破功嗎?

  前恭後倨,讓民眾情何以堪!

  當然,做事偏愛“發夾彎”已是新當局公認的一大特色。此前兩天,“食藥署”面對外界的詢問,還信誓旦旦説開放加牛進口“沒有時間表”,但私底下,相關部門早就做好本屆“立法院”會期結束前開放的共識。媒體氣憤地説,既然當局已經有科學證據佐證,也有專家評估報告背書,食用加牛的風險,都可以正大光明地攤在陽光下讓外界公評嘛。用這種小鼻子小眼睛的方式突襲開放,還信誓旦旦説重視食安,那也太低估民眾的智商了。

  否定“昨日之我”自打嘴巴,立場轉換卻缺少開誠佈公誠意,這些早就有苗頭。一上臺,當局便放風説,對於美豬開放議題不預設立場,“農委會主委”更講“哪有能力擋得住”,委屈當中還多少有些渴望理解的歉意。見民眾不領情,加牛不再跟你啰嗦,直接強渡關山,木已成舟,看你能奈我何?

  “最會溝通的政府”終於現出説一套做一套原形。言辭上,是謙卑謙卑再謙卑,實際上,是傲嬌傲嬌再傲嬌。雄三事件,明明射向大陸方向,給出的解釋和通報時間至今讓大陸無法釋懷。臺灣紅十字會是藍營票倉,揪住辮子那就最好廢法取締,也不想想紅會無可替代的公益性,治病救人的不要,一槍斃命可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新當局的心目中,看阿扁時代,雲路遙迢,英九當政,民望不高,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當局面對“馬扁兩朝”曾有的那些施政困境,一再祭出“騙”字訣,而民意如流水,不滿若日積月累,政治信用終將透支殆盡。到那時,總有人要下臺一鞠躬罷。(王大可)

[責任編輯:高旭]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