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蔡英文首次出訪惹爭議 “踏實外交”讓島內不踏實

2016年07月01日 08:31: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蔡英文首次出訪惹出“臺灣總統”的簽名爭議,她6月29日在巴拉圭與隨團媒體記者茶敘時回應這一爭議,希望外界勿做政治解讀,並闡述自己的“踏實外交”理念。對於蔡英文的所謂“踏實外交”,島內輿論並不看好。

  據臺灣《聯合晚報》6月30日報道,蔡英文出席巴拿馬運河拓寬竣工典禮時簽名“President of Taiwan(ROC)”(“臺灣總統”),引發矮化“國格”或有“臺獨”立場的質疑。蔡英文29日與隨團媒體茶敘時説,“我想沒人會跟我爭執,我是2300萬人選出來的總統,稱為臺灣總統應該不為過”。她希望外界勿做政治解讀。外界關注蔡英文出訪是否重演“金錢外交”模式?蔡英文稱,“臺灣已跟過去不同,傳統定義的金錢外交早已結束,也不該存在”。

  報道稱,針對國臺辦發言人稱兩岸協商機制停擺,責任完全在臺灣一方。蔡英文表示,就職典禮上,“已經展現我們可以有的最大誠意與彈性”,希望中國大陸可仔細體會,也有一些彈性思考。蔡英文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説,儘管兩岸目前正式協商管道已經暫時中斷,但仍存在溝通和對話等選項,臺灣會繼續尋找與中國大陸持續對話的機制。

  有媒體問蔡英文,如何看待“邦交國”與中國大陸有經濟上的合作,是否會影響臺巴間關係?蔡英文回答説,這次巴拿馬在處理運河典禮上的態度很成熟,邀請臺灣,也邀請中國大陸領導人,同時也表達了對兩岸關係的關切,盼在兩岸維持和平穩定上,能幫一些忙,“這樣的基本態度是好的態度”。蔡英文還透露,巴國總統瓦雷拉之前也問過她,當天通過運河的船,是跟中國大陸有關的船,希望我們不會介意,“我們也説,不會介意”。為何此次出訪定位為“踏實外交”,蔡英文解釋説,“踏實外交就是穩健往前走,一步一腳印,克服外交挑戰,並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跟友邦尋找互補可合作的空間,做出實質貢獻”。

  對於蔡英文的“外交處女秀”,《聯合晚報》6月30日評論稱,蔡英文首次出訪,兩岸議題依然如影隨形。雖然她標榜踏實路線,但面對最需務實面對的兩岸問題,蔡英文自我設限的保守與單方面要求對岸保持彈性的矛盾,讓她的“踏實”標準因事因人因地而異,也令外界霧裏看花。蔡英文霸氣喊“臺灣總統”,要外界勿政治解讀時,像個充滿彈性的政治領導人;但面對“九二共識”這個啟動兩岸關係的開關,又成了固守意識形態、寸土不讓的律師。蔡英文如何只想選擇性地要求大陸展現善意和彈性,自己卻是鐵板一塊?

  “踏實外交難行”,臺灣媒體人林河名評論稱,蔡英文前腳剛走,還在臉譜上大讚“這就是踏實外交”,巴拿馬總統瓦雷拉的臉譜就耐人尋味地讓“中華民國”變成“中國”。運河拓寬竣工典禮當天,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巴拿馬輪,從蔡英文眼前緩緩駛過。事實擺在眼前,蔡英文強調“踏實外交”,但國際間除了傳統“邦誼”,更有政治現實的利益考慮。究竟哪種比較“踏實”?值得琢磨。(陳雯萱)

[責任編輯:李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