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華航罷工,民進黨“先放火後滅火”?

2016年06月27日 08:03: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由臺灣華航空服員組成的桃園空服員工會投票取得罷工權後,在華航領導層換人以及蔡英文出訪之際突然罷工,在島內引發諸多議論。

  華航機師與空服員因為去年公司航班增加多,工作負擔明顯加重,加上加班機多數為紅眼航班,引發反彈。他們24日淩晨發動大罷工,蔡英文出訪專機成了當天桃園機場唯一起飛的華航飛機。蔡英文不忘在機上向空服員喊話,“不會讓你們孤單”。當天下午,華航勞資雙方在“勞動部”協商,工會提出七項訴求,包括報到地點及工時計算基準恢復6月1日以前狀態,保障年休123天、法定假日出勤工資及考績和會務假等,資方基本全部同意。空服員得知結果後歡聲雷動,高呼“勝利”,並於晚間11時許結束罷工。“總統府”稱,正在出訪的蔡英文相當欣慰。26日,華航新任董事長何煖軒到桃園機場安撫旅客情緒,稱將重新檢討航班密度、航點經濟效益與紅眼航班。他估計罷工造成的損失約10億元新台幣,再加上多架班機取消影響旅客行程,旅行社求償1億元,損失共11億元。

  作為臺灣航空史上第一次罷工,此次事件損失慘重。《中國時報》26日稱,兩天共取消122個航班、影響超過3萬人,空服員直到27日才能正常執勤。《聯合報》稱,不少人的行程延誤,有旅客因航班取消無法舉行婚禮,有小孩子沒有奶粉喝,甚至有旅客無法回去奔喪,留下遺憾。旅行社也損失慘重,估計兩天至少400個團滯留海外或無法出團,損失上億元,旅行公會27日將向華航求償。旅行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李奇岳稱,以滯留沖繩的團為例,一天整團就要增加20萬元支出,旅行社每天都在流血。26日,華航公佈補償辦法,除提供每名旅客100美元抵用券外,另提供機票、地面交通和食宿補助。

  與此同時,罷工事件帶來的“骨牌效應”已經出現。何煖軒同意空服員7大訴求後,引發華航內部其他員工的不滿。華航企業工會稱,27日一早將舉辦常務理監事會議,屆時將對何提出三大訴求,包括要求工作時間一致等。華航地勤人員27日將攤牌;華信工會喊話稱,下月將進行最後一次協商,若公司不接受,不排除發動罷工,而臺灣其他“國營事業”工會也正摩拳擦掌。臺灣《經濟日報》26日分析稱,臺灣即將面臨三大考驗:一是空服員成功罷工掀起的擴散效應,是否會波及到“國營企業”,甚至是民營企業等;二是罷工的遊戲規則要寫清楚,避免社會頻繁罷工,造成民眾生活負擔;三是相關法律要趕快修正,避免企業濫用,造成長工時與過勞的血汗勞工。臺灣政治大學勞工所教授成之約稱,過往民進黨給人的印象就是“偏向勞工”,但“試想,打垮産業,勞工就能過得好嗎?反之亦是如此”。

  一些島內輿論批評民進黨在罷工事件中政治操弄明顯。中央日報網路報26日稱,桃園空服員工會投票取得罷工權後,不管是桃園市勞動局、“勞動部”,還是華航大老闆的“交通部”,都應介入調解或仲裁。但詭異的是,任憑華航喊破喉嚨,媒體也呼籲再三,上述部門就是袖手旁觀。更重要的是,桃園市長鄭文燦表態支援桃園空服員工會,讓空服人員有了靠山,走入突擊罷工一途。蔡當局隨後加快更換華航經營層的步伐,外傳董事長何煖軒正是鄭文燦大力推薦的人選,此一人事安排明顯是政治酬庸。文章説,何煖軒一上臺,立即獲“行政院長”林全力挺,何也馬上與空服員工會協商,“果真,先放火再滅火?”《經濟日報》26日坦言,由於臺灣當局是華航大股東,公股股權約佔45%,因為此次罷工華航付出的沉重代價恐怕最後仍是全民埋單。【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名】

[責任編輯:李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