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反恐中心在嘲笑聲中降格 興建過程一波三折

2016年04月27日 09:11: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為防範恐怖活動滲透臺灣,臺灣當局耗資數億元新台幣興建“國家級反恐訓練中心”,結果不僅歷經13年後仍未完工,而且“警政署”日前突然要求解除其“國家級”的定位,回歸單純“警用層級”的反恐訓練中心,令島內相當驚訝。

  正在興建的臺“國家級反恐訓練中心”位於桃園市新屋區。據臺灣《自由時報》25日報道,“警政署”在1月“大選”前表示,當初建置時確實是以“國家級反恐訓練中心”為目標,但由於其中的核生物武器訓練場、爆破訓練場、長槍暨狙擊槍訓練場等無法通過桃園新屋一帶的環境評估,受限于場地因素,2007年5月,經與“國防部”多次開會協調,將其中部分較像軍事設施的場地交由“國防部”另行建置。“警政署”還稱,未來雖改為“內政部警政署反恐訓練中心”,少掉“國家級”但內容不變,島內其他反恐單位均可使用。報道稱,“行政院”看到“警政署”的報告時,已是“大選”結束,由於政權即將輪替,“行政院”無法對這項重大計劃的變動進行處理,該棘手問題將留待蔡英文上臺後再行決定。

  對於反恐訓練中心“降格”,臺“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稱,“行政院”沒有對此討論,並不知情。“內政部長”陳威仁則稱,全臺不管什麼機構都沒有“國家級”,也沒有訓練中心的名稱有“國家級”,連“中研院”也不是叫做“國家級中研院”,所以名稱並不是問題。不過,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質疑稱,反恐涉及跨部會情報交換、分析、判斷,恐怖攻擊的樣態很多,人員的訓練也要很多元,“必須是國家層級的訓練中心,警政署只是執行部分任務,卻要求將訓練中心降級,根本是手腳在指揮大腦”。他説,外媒曾報道印度尼西亞警告激進分子以外勞身份入境到東亞,臺灣、韓國、日本和香港都在警戒範圍,現在臺灣又把反恐訓練中心降級,根本是“安全開倒車”。民進黨“立委”李俊俋認為,馬英九當局從來就不重視反恐,“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根本形同虛設,多次遭批人員、預算不足。他稱,全球目前都籠罩在恐怖攻擊的陰影下,但島內反恐設施不足、邊境檢查不足,而建設“反恐訓練中心”花了那麼多錢,現在又要降級,“警政署”應該説清楚。

  據了解,“警政署”在桃園市興建的“國家級反恐訓練中心”,總工程費約5.5億元新台幣,過程可謂一波三折。它緣起于“警政署”規劃設立的“警察常用訓練中心”,但因國際恐怖活動頻傳,陳水扁當政時于2004年2月召開跨部會會議,決定提升為“國家級”。沒想到動工後因承包廠商的人力和資金調度出現問題,工程一度延宕,2014年甚至一度停擺,去年7月復工,預計今年8月完工。“反恐訓練中心”面積約29公頃,規劃有綜合大樓、學員大樓、餐廳、模擬城鎮訓練場、半開放式人質營救及攻堅訓練場、攀升垂降訓練場及反恐戰鬥訓練場等。相關人士透露,該中心原本規劃有12項訓練設施,可以有效模擬遭到核生化、爆炸物攻擊等,但“警政署”無法“全部吃下來”,先是將12項訓練設施減為9項,後又減為7項,均以“反暴力、反劫持”為主。

  有臺媒稱,島內有反恐能力的單位,包括“國防部”(陸軍、海軍陸戰隊、憲兵)、“警政署”及“海巡署”等均設有特勤隊,“各自訓練、任務分工”,“反恐訓練中心”原本有望進行戰力整合併與國際接軌,沒想到這項計劃以破功收場。至於臺灣有沒有可能成為恐怖攻擊對象,根據“行政院”最新答覆“立委”的質詢稱,目前臺灣面臨恐怖攻擊的風險尚低,但仍存在恐怖活動威脅的潛在可能性,因此臺灣反恐政策的重點是將可能的威脅阻絕於境外。有輿論認為,只要有一絲可能性,臺灣反恐戰力就有維持及精進的必要。【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

[責任編輯:高旭]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