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民進黨的“轉型正義”是個什麼鬼?

2016年04月25日 08:0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有道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在臺灣“立法院”人多勢眾的民進黨“立委”,近日又提案推動“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要求“處理不當黨産”、“清除威權象徵及保存不義遺址”云云。從重炒國民黨黨産議題,停止向孫中山遺像鞠躬的提議,到有人主張區別“臺僑”和“華僑”,加上又開始沸沸颺颺的課綱微調爭議等,凸顯出志得意滿的民進黨不斷出招,挾勝選之勢對島內社會再洗牌的“衝動”。“轉型正義”這個陳水扁執政時的熱詞,最近再度成為綠營口中的“金科玉律”。

  或引發島內再次分裂

  按照綠營預設的語境,所謂“轉型正義”,指的是“民主政體下對過去威權政府不正義行為的調查、矯正與賠償”。針對“二二八”事件的調查開啟濫觴,隨後引發一系列“去蔣化運動”,觸發島內強烈反彈。不過,隨著陳水扁將他的“國務機要費”爭議也扯上“轉型正義”遮羞,這個詞語從凝聚共識的利器,變成了引發爭議的炸彈,逐漸在阿扁任內被棄用。如今隨著綠營重新上臺,大有捲土重來之勢。

  即將上臺執政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近日稱,“轉型正義”是她在競選時提出的一個政策,目的在於厘清歷史真相,也讓大家有討論的機會,不要讓社會因過去的歷史事件而分裂。可惜事與願違。呼之欲出的“促轉條例”同樣爭議不小,正在引發島內的又一次分裂。

  有島內人士表示,民進黨希望推動“轉型正義”促進社會和解,但從條例的規定和組織職權來看,卻造成社會更不和解、歷史真相更模糊的反效果。沒有人認為“轉型正義”不重要,但如照民進黨版全案通過,其所希望達到的目標無異於緣木求魚。

  蔡英文的最大挑戰無疑是內政、經濟和兩岸關係能否穩定,這也是她的支援者最希望看到的改變,是她獲得過半選票最重要因素。然而,再有不到一個月就要執政,民進黨似乎更熱衷於政治運動,此刻推出爭議極大的政治條款,點燃“朝野”對立戰火,臺灣恐將繼續陷入內耗鬥爭。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4月22日受訪指出,民進黨透過“促轉條例”,在“行政院”下設委員會的舉動,與過去白色恐怖時期的警總相差無幾。

  背後充滿政治算計

  蔡正元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條例”提及,調查若遇抵抗,可通知憲警機關處理,自然引起外界“綠色恐怖”的疑慮。從組織和職權看,民進黨構思中的“促轉會”既是獨立機關,又具有行政調查權,而其所謂的四大任務,不僅高度政治敏感,同時有極強的針對性和象徵性,要説此條例背後沒有政治算計或特定意識形態,恐怕説不過去。

  這讓即將下野的國民黨坐立不安,“違憲”與“清算前朝”的聲音更在島內四處響起。

  北京聯合大學臺研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朱松嶺表示,“促轉條例”直接牽扯到臺灣史觀的改變,也會讓臺灣的政治氛圍進一步“綠化”,將國民黨早期在臺灣的治理定性成白色恐怖,貼上“非正義時代”的標簽,明顯是衝著國民黨而來,必然引發藍營激烈反彈。

  朱松嶺指出,條例是要徹底把國民黨打倒,全面否定國民黨時代的一切,包括“憲法”文件、政治符號乃至孫中山相關的歷史定位。只要與大陸有連結的,就視其為威權時代的政治符號。這是要把臺灣仍主張“一中”的聲音徹底解構,可謂“意識形態的清洗”。

  蔡正元表示,臺灣民眾已逐漸走出白色恐怖時期警總所帶來的傷害,而今民進黨即將執政,蔡英文強調藍綠和解,卻透過“條例”重啟政治鬥爭。這樣挂著羊頭賣狗肉,藍綠不會走向和解,只會翻臉。

  問題是,值此全球經濟放緩之際,臺灣出口連續13黑,民生物價和房價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而兩岸關係與經貿合作前景同樣黯淡無光,民眾期待新上臺的民進黨當局能拿出“拼經濟”和“穩兩岸”的具體辦法,絕不樂見臺灣再度陷入意識形態鬥爭的無盡內耗中。

  挑動兩岸敏感神經

  全國政協工作報告提到今年將舉辦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紀念活動。對照民進黨“立委”提議移除校園和公務機關中的孫中山遺像,兩者形成鮮明對比。蔡正元直言,透過“促轉條例”,民進黨最大目標就是借由“轉型正義”暗度陳倉,推動“臺獨”。

  可以説,民進黨重新上臺之際,其壓抑不住的“去中國化”衝動和撐“獨”用心,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王建民表示,民進黨近來對“護照”上“臺灣國”貼紙的修法解套以及刻意凸顯“臺獨”分子鄭南榕等,都顯示“臺獨”活動越來越活躍。更讓大陸加重疑慮的是,民進黨新當局還沒上臺,已經開始醞釀各種政治動作,從人事佈局,到對舊時代歷史人物的定調,許多涉及史觀詮釋,更挑動兩岸敏感神經。

  有島內媒體分析説,準陸委會主委張小月來自“外交部”,副主委林正義來自中研院歐美所,兩位都與美國有淵源,透露出蔡當局試圖以對外思維來處理兩岸關係,甚至試圖把臺美關係淩駕於兩岸關係之上。而準“總統府秘書長”林碧炤,早年曾與蔡英文連手推動“兩國論”,這樣的佈局,更無法讓支援兩岸和平的人士樂觀。有大陸涉臺專家認為,蔡英文在“520”的演説,不會超過她過去的表述,也不會承認“兩岸同屬一中”,只會玩一些模糊的文字遊戲,大陸已經不抱期待,也不存幻想。

  話説回來,不管民進黨的“轉型正義”是個什麼鬼,只要是鬼就要打,打鬼就要借助鍾馗。能讓各色魑魅魍魎現形的,就是“九二共識”。從肯亞臺籍詐騙犯遣返回大陸,到臺灣入亞投行橫生變數,都在提醒島內“九二共識”不可逾越的存在。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反過來説,當龍種成長為跳蚤,正義退化為爭議,轉型被轉暈了頭,不妨攬鏡自照,覆冰退燒,想想昨是今非的道理。正所謂:亡羊補牢,時未晚也。(任成琦)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