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江丙坤:"比利時案"有警告意味 蔡英文上臺後兩岸恐有風雨

2016年04月22日 08:13: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肯亞案”帶來的風波至今仍在兩岸社會上延燒,臺灣代表團參加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鋼鐵委員會會議被要求離場,“520”前兩岸之間可謂“狀況百齣”。對此,臺灣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受訪時表示,類似事件是個警訊,蔡英文對於大陸的底線“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不明確表態,江丙坤表示,這一類的事件會更多,這是大家不樂見的。

  據香港中評社4月21日報道,江丙坤21日出席“三三會”四月例行會議,對於在兩岸鬧得沸沸颺颺的“肯亞案”,江丙坤會前受訪時表示,“肯亞案”應該要從法理面來看,過去英國商人林克穎在臺灣撞死人,臺灣方面也要求林要在臺受審,所以從同理心來看,“肯亞案”是法律案,照法律精神,這些詐騙嫌犯送到大陸去查明真相,符合法律管轄問題,但是臺灣卻把它變成政治問題。

  至於比利時國際鋼鐵會議一事,江丙坤説,這就是“政治問題”,是一個警訊,兩岸關係將來會有一些風風雨雨,這也是大陸在“520”之前,給臺灣新當局的暗示或是明示,也有警告的感覺,大家都在講蔡英文“520”演講內容,要確認新當局將來對兩岸採取什麼政策。

  江丙坤表示,蔡英文對於兩岸關係的態度,過去當然講了很多,但還是以“520”就職演説為主,而大陸的底線很清楚,從來沒動搖過,從大陸領導人再三重申,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就可知。

  江丙坤表示,“九二共識”是個模糊概念,既然可以各自解釋,“一中各表”,蔡英文大可堅持下去,那就“沒事了”。假如不明確表態,儘管蔡在兩岸關係上用很多的形容詞仍是沒有效果,將來大陸可能會採取更多新的做法,這是讓人比較擔心的,類似比利時事件會更多,國際上和兩岸都會有,這是臺灣所不樂見的。

  至於在“肯亞案”等爭議事件上,多名“綠委”批評中國大陸炮火猛烈,會不會把民進黨跟大陸距離拉的更遠?江丙坤指出,蔡英文即將主政,她有來自美國和大陸的壓力,但民進黨內部也有壓力,而民進黨中央須配合其意志去控制,黨中央考量到未來兩岸關係,現在當然會比較中性。但“立委”就不受限,表達的是他們“原本的想法”,所以這需要一段“磨合期”。

  民進黨的“基本教義”很清楚,但國際情勢同樣很現實,民進黨上臺後怎麼做好治理工作是重要的,江丙坤強調,對於臺灣發展,當然希望兩岸和平、經濟繁榮,其中道理很簡單,沒有和平就沒有繁榮,畢竟兩岸的歷史因素深厚、地理位置這麼近,經濟依賴也很深,都是無法忽視的。【環球網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李寧]

相關內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