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貼紙解禁與“請君入甕”

2016年04月08日 08:1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打著“臺灣國”名義的“護照”貼紙風波一度在島內鬧得沸沸颺颺。有島內民眾在臉譜上發帖抱怨,因為懷疑在“護照”上面貼了“臺灣國”的貼紙,他被新加坡海關拘留並遣返。還有人過境荷蘭,同樣因為貼紙被請進邊檢“小房間”,要求她必須把貼紙撕掉才放行。

  那些支援“臺獨”的人或者“臺獨”分子本人,總想刷刷存在感。“護照”貼紙就是他們想出來的“高招”。可惜,“獨”心高熾,知音幾稀。不但在島外處處碰壁,在島內也不受待見。按照臺灣“護照條例施行細則”,不得擅自增刪塗改影響證件原狀。所以當貼紙風波中的主角們受了委屈想回島內哭訴時,卻發現自己“違法”在先,不但沒得到摸頭安慰,還遭受當局相關部門約談。

  隨著綠上藍下,事情卻在起變化。近日,“立法院”相關委員會通過決議,同意為證件貼紙“違法”條款解套。雖然最終需留待“立法院”正式錶決,但通過成了大概率事件。人家泛綠陣營佔據絕對多數席位,要底氣十足地“全面執政”嘛。

  這種單方面為意識形態背書的行為顯得很荒謬。連“護照”貼紙的主人們都心中清楚,“臺灣國”本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如今卻非要“精神勝利”一把,在“護照”上為這個子虛烏有的東西弄個假素描,搞得跟真的似的。且強迫外面的人跟著他們裝腔作勢,如同安徒生童話《皇帝的新裝》中那些看客們,只有配合,不能反對。這種智商和做派,哪還有一點民主和自由的影子?

  更何況,一張貼紙或可以解禁,但反“臺獨”的高壓態勢、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對“臺獨”的不認同不買賬,恐怕永遠都不會解禁。“臺獨”本來就是過街老鼠,不會因為一張自娛自樂的貼紙就光明正大起來。有貼紙事件當事人表示,貼紙是要以此證明“我們是一個獨立國家”。聽了她這話,荷蘭海關工作人員一針見血地反問:“貼張紙就是獨立國家了?”

  武則天時“請君入甕”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甕,作為一種陶器,外表看雍容大度似鼎,待在裏邊四處碰壁被火烤卻相當難受。大到“理念臺獨”,小到貼紙風波,何嘗不是在構築一個聚攏島內少數民意、考驗島內多數民心的大甕?説白了,這種蠢蠢欲動的解禁更像是一種挑唆,一個“請君入甕”故事的當代版。後果就是,讓出境的臺灣民眾可能陷入被遣返的處境,讓貼紙的“護照”變成一種效力不被認可的廢紙。在臺灣島內,相關勢力當然可以做一個“獨立建國”的套子,鑽進去自己嗨皮自己玩,哪管是否作繭自縛。問題是,出了臺灣這一畝三分地後,人家憑什麼隨著你的意亂情迷起舞?

  打臉的事實很多。除了新加坡和荷蘭,貼紙主角們還有被香港、澳門等地的海關部門遣返的紀錄。4月5日,美國方面也出來提醒,“護照”貼紙可能會影響臺灣居民赴美入境。別忘了,雙方剛剛就臺美民眾電子通關快速入境達成共識。追求便利性可以,玩幺蛾子不成。

  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執政力量,與其紙上談兵,不如深入反思,“臺獨”主張到處碰壁的現狀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貼紙風波和解禁苗頭看似簡單,背後卻牽涉兩岸定位的根本問題,映照出想用“臺獨”小伎倆改變兩岸現狀的險惡用心。借助勝選的東風,島內一些深綠人士又開始在甕內外蠢蠢欲動。從試圖把孫中山拉下“國父”座位,到解禁“臺獨”貼紙等現象又多了起來。透過現象看本質,如果非要待在甕中不肯出來,那就嘗嘗被火烤的滋味唄。畢竟,“請君入甕”的精華,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責任編輯:李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