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專家:民進黨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毫無善意

2016年04月03日 15:02: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民進黨1日拋出黨版“兩岸訂定協議監督條例草案”,並自稱嚴格程度“舉世罕見”。多位大陸專家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民進黨炮製的這一“條例草案”意在為兩岸協商談判“套上枷鎖”,一旦在臺立法機構通過,必將使兩會協商和所達成協定的權威性嚴重受損。這種阻礙、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動作,毫無善意可言。

  1日,臺立法機構民進黨黨團公佈黨版“兩岸訂定協議監督條例草案”,稱兩岸商簽協議不管是談判前、簽署前、簽署後,都要受臺立法機構監督。談判前,臺行政管理機構須向臺立法機構相關委員會報告談判計劃並備詢。進入談判中、簽署前階段,陸委會與協議涉及權責機關須向臺立法機構相關委員會報告雙方初步共識並備詢。臺行政管理機構要向立法機構提出協議草案,經立法機構實質、逐條審查,行政管理機構須依立法機構意見修正草案。草案審查90日內如無法完成,應由立法機構議決。兩岸兩會再依臺立法機構通過的協議草案完成簽署。簽署後,臺行政管理機構將協議文本送臺立法機構逐條審議,最後全案表決。

  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表示,民進黨拋出這一“條例草案”的目的就是阻礙兩岸關係發展,草案一旦在臺立法機構獲得通過,將為兩岸協商談判“套上枷鎖”,設置“魔咒”。“枷鎖一旦套上,就很難解開,兩岸協商談判將變得寸步難行。”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表示,民進黨炮製的“條例草案”一旦通過將産生明顯的負面影響:兩岸兩會已達成協定的權威性、嚴肅性將因此被破壞,這將是兩岸之間的嚴重事件;今後兩岸商簽協議將面臨冗長的程式,浪費社會資源,拖延兩岸合作進程。大陸方面將嚴格檢視所謂“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其中如有“臺獨”“兩國論”內涵,兩岸不僅不可能再達成新的協議,現有的和平穩定關係也將倒退。

  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説,在民進黨公佈的黨版“條例草案”中,有“授權海基會向中方提議”等字句,這實際夾帶了“一中一台”“兩國論”等“臺獨”表述。如果520之後,民進黨對兩岸關係的性質如此定位,兩岸協商談判的政治基礎將不復存在。

  專家們指出,民進黨版的“條例草案”對兩岸協商談判全過程都做了非常苛刻的限定,不少限定違反談判慣例,其中提出事前、事中、事後全面介入兩岸協商談判,顯然是人為製造障礙和麻煩。

  倪永傑認為,如果民進黨的這一“條例草案”獲得通過,該黨佔據多數席位的臺立法機構將可以任意推翻兩會達成的協議,兩會受權協商和所達成協定的權威性將嚴重受損。作為民進黨主席的臺當局候任領導人口口聲聲説要“維持現狀”,但從其所屬政黨炮製的這一“條例草案”來看,不但看不到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現狀的善意,反而在意圖用極為嚴苛的規定為兩岸協商談判設置障礙。民進黨此舉完全是要改變現狀,其所謂“善意”實為欺騙民意的虛情假意。

  “大陸方面多次重申,在承認‘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願意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這是大陸方面對臺灣同胞的真誠善意。民進黨不要誤判形勢,不要‘透支’大陸方面的善意,更不要自作聰明,妄想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劉相平説,希望民進黨及其領導人真正以民眾福祉為依歸,以理性務實的態度處理兩岸關係,多做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情。(查文曄)

[責任編輯:盧佳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