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灣網傳蔡英文有英國籍 被指擁有倫敦豪宅

2015年12月29日 08: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剛結束,民進黨便發現網路上出現前主席蘇貞昌稱蔡英文有英國籍的傳言。從2008年的“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到2012年的“副總統”候選人林瑞雄,都曾爆過“雙重國籍”疑雲,這也成為選戰過程中纏鬥許久的議題。

  據臺灣“新頭殼”網站28日報道,有網友在臉譜貼文稱,民進黨主席、“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持有英國護照多年,早就有英國籍,而且在倫敦有豪宅。文章先是請邱毅先生再辛苦一回,稱“據民進黨前主席蘇貞昌透露,蔡英文持有英國護照多年,早已加入英國國籍,在倫敦市中心精華地段擁有一幢豪宅。一個英國人(真正英派)競選中華民國總統,很有趣!(請大家儘快分享出去,甚至搜索舉證,英國人也來參選臺灣的總統了?”這則網路貼文不僅出現在臉譜、PTT等社交網站,還被有系統地轉貼到各個網站論壇。

  對此,民進黨發言人28日下午偕同律師針對“不實網路謠言譭謗蔡英文、抹黑蘇貞昌”報案。民進黨前主席蘇貞昌稱,相關網路謠言係為惡意編造,意圖中傷、抹黑,“特此澄清”,支援民進黨中央黨部向警方報案。他還説,從過往經驗可知,選舉到最後階段會有許多刻意製造的抹黑言論,意圖影響選情。

  蔡英文曾在英國留學,其家人此前被爆有外國籍。本月13日,臺灣歌手黃安在微博稱,這個口口聲聲罵別人賣臺的“蔡總統”,爸爸是日本籍,哥哥是美國籍,姐妹都是美國籍,“全家有一半都是外國人,你愛臺愛個屁啦!”

  客觀地説,臺灣政要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曾在歐美或日本留學、工作,因此擁有美國綠卡或“雙重國籍”並不奇怪。臺灣基本上接受民眾擁有“雙重國籍”,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除外。此外,擁有“雙重國籍”者不能成為公職候選人,包括民意代表和正副“總統”等。近幾年,“雙重國籍”議題在臺灣選舉中出現的頻率相當高。2008年“大選”期間,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用一張小小的綠卡,就讓馬英九陣營措手不及。馬英九解釋時使用的“綠卡失效”説法,又給了謝陣營繼續發揮的空間。直到2014年5月,臺媒還在炒作馬英九綠卡仍有效、必須每年向美國繳稅等等。此後,臺灣有志參選的人士在“雙重國籍”問題上都相當謹慎,就怕重蹈覆轍。2012年“大選”前,“中選會”就3組正副“總統”參選人的“雙重國籍”問題統一函請外事部門協助查證。2014年連戰之子連勝文參選臺北市長,早在黨內初選階段就讓家人放棄“雙重國籍”,不過因為程式尚未完成,還是被一些人拿來操弄選舉。

  部分人還因為“雙重國籍”問題遭受嚴重的政治挫敗。前“立委”李慶安被調查部門認定在1991年就具有美國公民身份,此後在1994年擔任臺北市議員和民意代表期間,故意隱匿事實,所以她在擔任市議員期間領取的2168萬元新台幣薪資和擔任民意代表期間領取的8000萬元薪資都屬於不法所得。臺北地檢署為此依照詐欺和偽造文書罪起訴李慶安。不僅如此,李慶安被查出有美國綠卡,疑似接到馬英九電話後宣佈退出國民黨,後來又辭去“立委”職務。有島內輿論稱,蔡英文擁有英國籍的傳聞是否屬實,恐怕將影響選舉結果。

  除“國籍”問題外,蔡英文的兩岸立場持續讓島內擔憂,其在27日辯論會上的“九二共識是一個選項,但不是唯一選項”的説法不斷發酵。前國民黨“立委”邱毅28日爆料稱,蔡英文1999年8月16日曾寫了一封信給時任“國安局長”丁渝洲,希望能給她262萬元新台幣進行研究,隔天這筆錢就下來了。邱毅説,蔡英文每次被問到“兩國論”,都推給李登輝,但她的研究計劃,就為了研究“特殊國與國關係”,“這不是兩國論是什麼”?

  《旺報》28日援引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的話稱,兩岸關係的底線就是“九二共識”,但蔡英文仍然頑固地規避,是避免在選舉前表態,遭到大陸立即反制及美國憂慮。他認為,雖然蔡英文在辯論中沒有否認“九二共識”,但她如果不能在兩個關鍵點即競選期間或如果當選明年5月就職演説中對“九二共識”做出明確表態,大陸很快就會採取強硬措施,例如中斷對話等。《聯合報》28日稱,辯論過後,民眾最在乎的還是未來領導人能否穩定兩岸關係。蔡英文認為“九二共識”只是一個選項,不是唯一選項,但許多民眾不解的是:既然是選項,為何獨排這個選項?文章回顧説,2012年“大選”前,郭臺銘等跳出來力挺“九二共識”,讓蔡英文聲勢急轉直下,“這些企業大佬,難道只有黨派門戶之見?如今蔡民調支援度遠勝4年前,但社會疑慮猶在,她縱使不甩九二共識,豈能不具體響應民眾希望兩岸穩定的心聲?”【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