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露三大破綻 解析蔡英文為何不願參加“大選”辯論

2015年12月16日 22:1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露三大破綻 解析蔡英文為何不願參加“大選”辯論

  蔡英文。網路圖

  台灣網12月16日訊 距離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僅剩一個月,臺“大選”電視辯論卻從由誰主辦、辦幾場、什麼時間辦,一直糾纏至今。經主辦媒體與國民黨、民進黨、親民黨三黨數次協商,最終確定辯論將由臺灣“四報一社”、公視與三立電視臺聯合舉辦,共辦三場,分別為兩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人辯論、一場副領導人選舉人辯論。然而,由誰辦、辦幾場的問題解決了,辯論卻又卡在了時間問題上。

  國、親兩黨已提供可參加辯論會的時間點,但民進黨卻僅願先確定第一場的時間點。主辦媒體16日再邀三黨參選人陣營舉行第二次協商會議,但因代表都無法同時出席,協商會議延後召開。根據目前主辦單位提供的訊息,國民黨及親民黨已同意在18日晚間舉辦第一場,民進黨方面尚未給出明確答覆。朱立倫今日(16日)表態,為配合蔡英文的時間,在21日至30日,這10天內的非上班、上課時間,只要蔡英文方便,可以儘快來安排兩場領導人加一場副領導人的辯論會,對辯論展現出最大的誠意與尊重。民進黨方面還沒有對此回復。

  臺灣“大選”辯論從2004年開始舉辦,已成慣例,按理説比照之前舉辦即是,但為何今年卻如此難産?蔡英文為何一直閃躲?被外界稱為一路“躺著選”的蔡英文,對這“最後一里路”可謂相當重視。

   兩岸政策空洞 “維持現狀”説法經不起推敲

  由於民進黨堅持“臺獨黨綱”及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其一直以來與大陸無法互動。民進黨今年4月9日召開“中國事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蔡英文在會上定調自己的兩岸政策: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是“維持兩岸現狀”,即維繫臺海和平及持續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現狀。

  此説法一齣便遭來各方質疑。馬英九就曾在公開場合質問蔡英文:究竟要維持什麼樣的現狀?是過去這7年大家感受到和平與穩定的現狀,還是當局“執政”前兩岸沒有互信基礎的狀態?他説,如果是目前執政當局的現狀,民進黨又為何不斷抨擊當局“傾中賣臺”?他並指出,現狀不是天上掉下來的,7年前就沒有這個現狀。這個現狀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不獨”,蔡不敢講“不獨”,如何維持現狀?

  新黨主席郁慕明則直指,蔡英文的維持現狀説法“根本就是騙人的”,政客騙選票説法,應清楚説明兩岸交流“要不要、如何進入深水區?”洪秀柱批評蔡英文,“想臺獨又不敢講,等到選上之後才講”。

  臺媒也曾發表文章,稱蔡英文一直沒有提出維持兩岸現狀的方法與手段,即只有目標,沒有方法。尤其是在蔡英文刻意回避“九二共識”這個政治基礎的情況下,談“維持現狀”恐怕只能是空談而已。

  對於外界的詢問,曾經公開支援學生“反歷史課綱”、推動“太陽花學運”的蔡英文始終沒有給出明確解釋。“大選”辯論在島內有著很高的收視率,民眾也想透過電視知道自己該選一位怎樣的領導人,4年前倒在兩岸政策“最後一里路”上的蔡英文,只能不斷閃躲。 臺灣《旺報》16日發表文章稱,可預見的是,“大選”辯論中,兩岸關係勢必成為朱立倫主打蔡英文政策空洞的主要議題。

  炒地案纏身

  國民黨近日強打蔡英文炒地案。國民黨“立院”黨團10日召開記者會,爆料蔡英文33歲時大肆購買內湖區19筆重劃土地,“養地”9年後,將其中15筆共271坪(1坪約3.3平方米)全數賣掉,保守推估獲利1.8億新台幣,並質疑蔡英文有內線消息,與家族結夥炒地。15日,國民黨繼續爆料,稱除了內湖重劃區外,蔡英文在臺北市松山重劃區也有買地,蔡家與海霸王莊家聯手到處針對重劃區“獵地”,炒作多筆土地獲取暴利。16日,邱毅再度爆料,蔡英文家族與海霸王莊家在松山重劃區買的地並不是只有一塊,而是六塊地,其中還包含一些畸零地、河邊地,建商若要蓋房子勢必也要高價收購畸零地,蔡家因此獲得暴利。

  針對一連串的爆料,蔡英文除稱對手是烏龍爆料、抹黑、負面攻擊外,不做出任何明確解釋。14日上午出席活動的蔡英文,面對媒體開口詢問炒地案,甚至開口要媒體“不要問”。臺媒質疑,蔡英文這樣回避能讓民眾接受嗎?遇到不願回答的問題就叫記者“不要問”,這真的好意思説是“史上最會溝通的‘政府’”嗎?

  邱毅表示,其實蔡英文只要把買賣契約、稅單、匯款記錄、交易憑證公佈,面積多大、哪一地塊、交易金額、獲利金額、交稅多少,一目了然。蔡英文為何舍此不為?是因為心中有愧、心虛,目前她只能用抽象式的表態,來穩定現有的支援群眾。邱毅指出,從民進黨近日的反應可看出,以蔡英文現在的焦慮、急躁狀態,如果朱立倫在“大選”辯論時挑戰到這個問題,蔡英文極可能在辯論臺上有失控表現,將大幅度失分。

   為選舉許下“空頭支票” 難以自圓其説

  蔡英文提出的許多政見也飽受詬病。她稱自己上臺後,10年內不漲電費,對此,臺北市議員王鴻薇指出,蔡英文既不願漲電價,又提出“非核家園”的政策,那麼請問電要從哪來?能源政策就像在開“空頭支票”。國民黨團副書記長王育敏表示,蔡英文主張廢核,乙太陽能等綠能發電替代,“這是簡單的數學題,捨棄發電成本較低的方式,電價勢必會漲。”想要電價10年不漲根本不可能,蔡英文的能源政策空洞,是在騙選票。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明確對缺電錶示擔憂,稱儘管臺積電有備用電源,但發電成本是臺電的3倍,限電將會對産業産生影響。另外,製造業是臺灣的核心産業,如果缺水缺電也將對産值産生影響,電力是臺灣發展基礎,蔡英文“空心”的能源政策只會導致臺灣經濟發展的停滯。

  日前,蔡英文聲稱支援陸生納保,但要等配套措施都做完了才納,馬英九對此語帶嘲諷的表示“她終於開金口”。邱毅痛批,蔡英文表面説的漂亮,説支援陸生納保,可馬上話鋒一轉又説要有充分配套措施,所以蔡英文還是在玩一貫的兩面、詐欺手法。

  此外,面對“習馬會”産生的巨大效應,蔡英文從一開始聽到會面消息時批評馬英九“黑箱操作”,後又表示自己上臺後也不排除“習蔡會”,主張“臺獨”、不承認“九二共識”的蔡英文應該怎樣與大陸方面展開交流,也會是選民非常關注的一個方面。

   “最後一里路”不願增加變數

  臺灣7所大學學生會等6日主辦2016“大選”青年對談,形成首場候選人政策辯論,可惜的是這卻是一場二缺一的高峰對話。國民黨朱立倫、親民黨宋楚瑜都到了,民進黨蔡英文缺席派副手陳建仁代打。有媒體評論表示,2016“大選”辯論到現在還搞不定,蔡英文無意上場昭然若揭。

  為何不辯?“我領先了,不給你機會。”有資深媒體人對此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像球場上贏的一方,他不必拼搶了,就拖著等終場哨聲了。別忘了,蔡英文第一次參選時,和馬英九辯論後民調數字跌了。上一次説不清兩岸政策,這次仍然説不清。”

  國民黨人士分析,朱立倫的民調要拉到35%以上,才有和蔡英文決戰的可能,辯論就是觀察指標之一。朱立倫地方執政經驗豐富,希望借由辯論讓大家看見他的施政能力,並凸顯蔡英文政策空泛。臺媒分析,國民黨雖然如今式微,但還是有與蔡英文一搏的機會。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鈕則勳指出,朱立倫在“大選”辯論會將主攻蔡英文兩岸政策空洞和炒地皮爭議,迫使蔡英文必須把事情説清楚,同時這也是朱立倫力挽選情的最後機會。(台灣網 李寧)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