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洪秀柱接受專訪:我的兩岸主張沒偏離臺民意

2015年12月11日 10:13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的2015年,歷經甘苦曲折。她7月被國民黨正式提名為“總統”參選人,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開啟“兩個女人的決戰”;10月國民黨臨時全代會上演“換柱大戲”,換下洪秀柱,徵召現任黨主席朱立倫參選;沉寂多日後,洪秀柱日前答應出任朱立倫競選總部聯合顧問團總團長,成為朱立倫重要的輔選大將。一連串頗有戲劇性的經歷,背後有什麼故事和感悟?洪秀柱日前在臺北接受《環球時報》專訪,講述了自己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環球時報:最近一段時間,您在忙什麼?

  洪秀柱:10月17日臨時全代會後,我靜下來反省,思索哪做得不夠。其間新黨主席郁慕明誠邀將我列入新黨不分區名單,也有朋友勸我回區域選“立委”,最後我都婉拒。雖然參選區域勝選機會很大,但我不想給黨內同志困擾,更不想違背我的承諾離開我深愛的國民黨。為了響應支援者的期望,我選擇留在黨內堅持改革的道路,希望之前失聯的同志和離開的黨員都能回來,一起攜手讓國民黨變得更好。

  環球時報:當初您為何決定參加“大選”?

  洪秀柱:當初適逢國民黨2014年“九合一”敗選到2015年年初,黨內灰心喪志、士氣不振,促使我救黨的心更為熾熱。因此,初選前夕,我呼籲所謂的天王們要勇於承擔;沒想到百年政黨竟無一人願挺身而出。我選擇站出來參與黨內初選,目的當然希望有志大位的臺面人物也能共同表示承擔的勇氣,並且透過民主的君子之爭,激發黨內士氣以及社會對國民黨的信心。

  結果沒想到只有我和前“衛生署長”楊志良領表,又經聯署有效性的嚴格篩選,以及高門檻的“防磚民調”,可説歷經艱難考驗,我成功破“磚”而出。雖然最後“換柱”成真,我無怨無悔,更不為己悲,而是心痛黨內的民主機制以及競爭的文化,縱使不能引領時代、開創先河,但何以無法與時俱進、樹立君子之爭的典範呢?

  環球時報:投入選舉的過程中,您感到最困難的是什麼?

  洪秀柱:有些黨內同志不但不相挺,反而跟隨名嘴扭曲抹黑,以訛傳訛,這是我最感遺憾和難過的。但無論再大的打擊,我從未想要放棄,每每看到支援者的鼓勵、關心,以及殷殷盼望的眼神,都讓我更加堅定。

  環球時報:對於臨全會的最後處理結果,您是否有過委屈?

  洪秀柱:委屈或情緒都是一時的,個人有無委屈不重要,臺灣未來和黨的發展才最重要。我常説,個人生命有限,黨的志業無窮,執著于個人小我或陷於權力爭鬥都沒有意義,放手才是解脫與智慧。

  環球時報:您在臨全會上演講時説,在五個前提下簽署兩岸和平協議。能否詳細談談您對兩岸關係的思考?

  洪秀柱:兩岸最簡單也最至高無上的價值就是和平,我主張“九二共識”的成果必須鞏固與深化,“九二共識”的階段性功能已經完成,在兩岸已經進入深水區時,必須要認真地處理兩岸的政治定位問題,也就是兩岸到底是什麼關係的問題。

  我主張深化或升級“九二共識”的做法就是簽署兩岸和平協議,以確保兩岸的和平發展。我認為,兩岸和平協議的簽署必須符合五原則:第一,協議內容須恪遵“憲法”,以尊重兩岸法理現狀為基礎;第二,協議內容須顧及雙方核心堅持的平等與尊嚴;第三,協議內容須與國際參與、安全議題同時處理;第四,確保和平,協議內容須創造有助兩岸和平發展的結構,在創造兩岸“共同體”結構方面,可以“文化共同體”作為開端;第五,民意為本,協議內容須得到人民同意。人民必須直接參與是否要和平的決定,以避免日後的紛擾。

  我的兩岸政治論述具體主張,完全以事實現狀為基礎,並顧及到兩岸彼此的核心堅持、利益尊嚴。我衷心地認為,沒有兩岸關係的偉大和解,就不會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不會有臺灣的美好願景;兩岸能夠用理性、尊重、包容的態度簽署和平協議,可以為中華民族的歷史樹立典範。

  環球時報:朱立倫説,您的兩岸政策與國民黨長期以來的主張有落差,也與主流民意有所偏離。對於以此為由“換柱”,您是否心服?

  洪秀柱:我認為,我的兩岸主張既符合(臺灣方面的)“憲法”,也符合國民黨的黨綱、黨章。馬英九和習近平在新加坡的會面,也是各自以代表兩岸治權的最高領導人身份來進行的,這次會面在臺灣內部的民調顯示,有絕對多數的認同。這更加證明,我主張深化“九二共識”、追求兩岸制度化的和平互動,並沒有偏離民意,更沒有違反黨章。(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