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大陸學界展望2016:兩岸關係面臨不確定因素

2015年12月02日 09: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大陸學界展望2016:兩岸關係面不會逆轉但臨不確定因素】

  “未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勢不會出現根本逆轉。但如果2016年民進黨上臺,由於其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不確定因素增多。”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1日在北京舉行的“2015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作上述表示。

  研討會上,多位大陸知名學者談及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可能對兩岸關係帶來的影響。

  王在希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目前已經成為臺灣藍綠兩大陣營各黨派的最大共識,也成為民意主流,為今後一個時期兩岸關係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即使將來臺灣再次出現政黨輪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勢不會出現根本逆轉。但不排除民進黨錯判大陸反對“臺獨”的決心,也不能排除“出現驚濤駭浪”的可能。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認為,臺灣政局目前處於大變動的前夜,由此導致兩岸關係發展也將處於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2016年臺灣兩項選舉的定位和意義,對其內部政治發展的影響,不能簡單地用“選舉常態化”、“政黨輪替常態化”去解釋,它對各方所帶來的影響是深遠而複雜的。

  他指出,可能上臺的民進黨,其鮮明的“臺獨”色彩將使未來的兩岸關係發展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是兩岸必須處理的大問題。

  全國臺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直言,2016年擺在大家面前的是諸多問號——臺灣政治力量消長及政治版圖如何變化?政局演變投射到兩岸關係上將産生物理反應還是化學反應?民進黨“摸著石頭過河”政策策略怎樣與“同屬一中”的兩岸現狀對接?

  她認為,處在重要節點上的兩岸關係不確定性明顯增加,“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的現實威脅加大,和平發展面臨新的挑戰與困難。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劉紅提到,“習馬會”作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里程碑,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而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不同結果將使得會面成果的落實有所不同。(楊喆 鄭巧)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