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學者:“臺灣地位未定論”站不住腳 再炒無意義

2015年10月27日 08: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多位學者26日在廣州指出,“臺灣地位未定論”站不住腳,現階段再炒作無意義。

  當日,紀念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七十週年學術研討會繼續在廣州進行。

  隨著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臨近,有人再度炒作“臺灣地位未定論”問題。對此,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中心主任鄭海麟認為,臺灣問題早在開羅會議期間就已解決,那就是歸還中國。

  至於“臺灣未定論”的出現,鄭海麟認為,主因是美國在朝鮮戰爭爆發後為了阻止中國變成共産主義世界的一員,調整亞洲政策的需要而炮製,目的是用臺灣來制衡大陸。

  鄭海麟指出,《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都受國際公認,戰後中國也接管了臺灣,從法理、實際和國際實踐來看,均不存在臺灣地位未定的問題。美國故意無中生有一個偽命題,在法理上根本站不住腳。

  鄭海麟分析,之所以現在重提,原因在於有些“臺獨”人士想利用這張牌,作為他們搞“臺獨”的國際法理論根據。但他認為,此舉沒有什麼意義,也不可行,現實是“臺灣獨立不了,即使是宣佈獨立,國際上也不會承認”。

  上海交通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教授王偉男亦認為,臺灣和澎湖列島的主權回歸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最終勝利的直接結果,是對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非正義性的歷史糾正,更是一件履行了所有法律程式的歷史事實。

  他也指出,美國公然違背在《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中的國際承諾,把一個原本已經解決且他們自己也曾經承認得到解決的問題,誣指為尚未解決的問題,作為遏止新中國的戰略工具。

  臺灣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表示,美國一度想託管臺灣,在地培養政治領袖並成立“臺灣國”,但因國際形勢變化才放棄此計劃,改為同意由中國接收臺灣。

  至於《舊金山合約》提出“臺灣未定論”,王曉波認為,這等於否認《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的約束力,他反問,是否意味著也否認二戰勝利?

  多位歷史專家指出,看待臺灣問題,需回歸歷史情境,站在國際關係的視角,才能更加清晰理解其來龍去脈。(記者 石龍洪 郭軍)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