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學者駁“日本殖民帶給臺灣現代化”:莫名其妙

2015年10月26日 08: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0月25日,多個民間團體在臺北中山堂、凱達格蘭大道等地舉辦慶祝臺灣光復70週年活動。其中,中華統一促進黨在中山堂廣場祭祀兩岸抗日烈士英靈,祈願兩岸和平團圓,並結合各地民間信仰團體在傳統老城區舉辦巡遊活動。(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

  針對有言論稱“日本殖民帶給臺灣現代化”,多位學者25日在廣州舉辦的紀念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七十週年學術研討會上,用事實予以駁斥。

  年過八旬的臺灣日本綜合研究所所長許介鱗在會上發言時説,“我從小接受的就是日本皇民化教育。日本當局鼓吹、灌輸‘世界上最偉大的是日本人’、‘臺灣人是三等人’、‘要為天皇犧牲生命’這樣的觀念,這不是殖民化,又是什麼?”

  他在提交的論文中指出,日本人對臺灣趾高氣揚地認定:臺灣的現代化或資本主義化是日本殖民統治奠基的,是日本苦心經營的結果。在日本的近代史中,對外“侵略”而經營的殖民地中最早最長的莫過於臺灣,然而,其教科書幾乎都是記述日本對臺灣的經營開發,很少教導日本學生日本對臺灣“侵略”的事實。既然日本是臺灣現代化功臣,就沒有必要對臺灣道歉,並樂意接受“臺灣人”的感謝。

  對此,許介鱗批評讚美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的言論,及順著日本人的邏輯,修改編寫教科書,教導學生美化日本在臺侵略的行為。

  臺灣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從詞義學分析指出,“現代化”一詞在英語世界中最早的意思是“殖民地化”,如印度的“英國化”,越南的“高盧化”,而現在所説的現代化最重要的內涵是工業化。

  他認為,事實上,日本將臺灣作為農業基地,大肆剝削,掠奪資源,根本上阻礙了臺灣工業化。在殖民統治下,臺灣根本沒有發展工業化的自主權。因此,所謂“日本帶給臺灣現代化”的言論實屬謬論。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徐博東亦認為,有關言論是莫名其妙,“睜眼説瞎話”,故意歪曲和捏造臺灣歷史。

  他指出,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是掠奪,後期利用臺灣資源,作為其戰爭基地。

  徐博東強調,臺灣省首任巡撫、洋務派骨幹之一劉銘傳在臺灣推行的洋務運動,才是真正地推進臺灣現代化。不應美化日本殖民統治,且不容抹殺臺灣民眾在建設臺灣中作出的貢獻。(記者 石龍洪 郭軍)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