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大選”“英倫大戰”預熱:蔡英文難再躺著選

2015年10月16日 10:16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民黨中常會14日通過了廢止對“總統”參選人洪秀柱提名的提案,意味著“洪下朱上”只剩下17日臨時全代會最後一關,這也讓很早前就被猜測的“英倫大戰”即將變成現實。臺灣“東森新聞”評論稱,儘管這是一場早在意料之中、卻又出乎意料之外、直到最後一刻才真正上演的大戲,但毋庸置疑的是,原本可以“躺著選”的民進黨“這回真正有了對手”。臺灣資深媒體人周玉蔻稱,2016年“總統大選”回歸“英倫大戰”,這是“讓總統選戰正常化”。

  蔡已開始“圍堵”朱立倫?

  據臺灣《聯合晚報》15日報道,國民黨確定要在17日臨全會中處理“廢柱”案;在臨全會完成“廢柱”案後,國民黨選策會七人小組將立刻啟動徵召朱立倫參選“總統”,送臨時中常會核備,最後再交由臨全會通過徵召案;國民黨將在臨全會最後安排朱立倫30分鐘致詞,朱立倫也將正式提出參選“出師表”。外界關切朱立倫的“出師表”內容是否包括請辭新北市市長,以宣示自己破釜沉舟的決心,破除外界對朱只會精算自己利益的既定形象。

  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稱,“很湊巧”的是,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也將於17日連跑新北市4個“立委”競選總部的成立儀式,隔日還將宣佈成立“全國競選總部”。外界認為蔡已啟動“圍堵”朱的參選計劃,不過蔡英文15日稱,“都是時間上的巧合”,桃園、新北市一直是輔選重點。

  從政履歷被仔細對比

  “東森新聞”分析稱,儘管蔡英文否認上述安排意在“圍堵”朱立倫,但作為“真正的對手”,朱立倫代表國民黨出戰不能不讓蔡英文“焦慮”。作為國民黨“中生代”的領軍人物,朱立倫在地方縣市長、“行政院”和“立法院”等處歷練多年,可謂履歷完備、作風務實。相較之下,蔡英文除在“中央政府”及“立法院”有不多的經歷外,長期懸浮于政壇且幾乎沒有任何地方執政經驗。與蔡英文一樣,朱立倫也是學者出身,政治修為頗高,但朱在兩岸等敏感話題上説話謹慎圓潤,明顯比蔡英文更勝一籌。

  島內名嘴邱毅表示,“除了性別”,蔡英文有的優點朱立倫都有,例如財經專業、教授、博士的學位都有,都做過“行政院副院長”,都做過“立委”,但是朱立倫有的優點蔡英文是沒有的。“第一,他比蔡英文年輕5歲,在攻頂的政治人物裏面年輕5歲是很大的資産;第二,他比蔡英文多了桃園縣長跟新北市市長兩個地方治理的經驗,而且政績還不錯;第三,朱立倫如果要攻頂的話是第一次選,蔡英文是回鍋,第一次選的人沒有包袱,第二次選的人則要被檢驗,現在所説的話跟她4年前説的話之間有沒有矛盾。

  不過,朱立倫也有苦衷。有島內評論稱,從政治氣候看,“國退民進”的政治氛圍讓朱立倫剛一齣戰就落于下風,要想靠一已之力逆轉選戰大勢,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另一方面,“換柱”風波攪起國民黨的內耗沉疴,讓朱立倫失去一些藍營支援。此外,朱立倫曾承諾要把新北市長“做好、做滿”,也是他無法破局的難題。

  “第一里”與“最後一里”

  有島內評論稱,事實上無論當下孰優孰劣,“英倫大戰”的開始確實提升了2016年“大選”的激烈程度。對於“換柱”後國民黨的選情,臺灣指標民調15日公佈最新民調結果並不樂觀,民調結果顯示,如果蔡英文對陣洪秀柱、宋楚瑜,其支援度為46.8%,洪秀柱為15.6%,兩者相差31個百分點;一旦國民黨確定由朱立倫出馬參選的話,蔡英文支援度則降到44.6%,領先朱立倫20個百分點。有島內分析稱,朱立倫千辛萬苦取代洪秀柱後,在統計學上來説,增加的支援度根本是“聊勝於無”。朱立倫是“棄帥保卒”,希望放棄“總統”勝選希望,挽救國民黨“立委”選舉的頹勢,讓明年國民黨還能選上40位以上的“立委”,那國民黨雖然失去臺灣“行政權”,卻還是可以在臺灣“立法權”上有説話的餘地,使得民進黨無法在臺灣為所欲為。

  正如民進黨前臺南縣長蘇煥智所説,朱立倫若能整合黨內出馬參選,選戰的基本面會比洪秀柱要好,選戰的最後兩個月勢必會對民進黨産生競爭壓力,特別是“立委”選舉。臺灣《聯合報》報道稱,“洪下朱上”將讓民進黨“立委”選情呈現兩種面貌:中南部參選人優勢依舊,北臺灣參選人卻明顯感受到朱立倫出馬讓藍營精神為之一振,綠營微幅領先的選區,都須慎防翻盤。

  臺灣《聯合報》評論稱,雖然民進黨內普遍認為此時“換柱”時機已晚,但不得不承認,朱立倫出馬,解決了國民黨“母雞太弱”的窘境。洪秀柱領軍時,民進黨一派輕鬆;換成朱立倫上陣,從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成立項目小組,到民進黨立委群起“批朱”,都可看出“朱立倫效應”的微妙轉變。《聯合晚報》稱,當蔡英文只剩下她“最後一里”的衝刺,朱立倫卻因為形勢羈絆,至今只跨出他的“第一里”;兩人之間,像烏龜和兔子的賽跑。比起蔡英文已走到艱險的“最後一里”,朱立倫接下來的路將漫長無比。(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名山)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