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海一週關鍵字:換

2015年10月12日 09:12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上周臺灣大事頻出,可用一“換”字概述之。

  最讓外界震撼的,當然是國民黨啟動“換柱”計劃。7日,國民黨中常會無異議通過提案,決議儘速召開臨時全代會,討論如何挽救選情。在中常委江碩平的提案下,過半數(28名)中常委聯署,讓該案未經表決直接通過。雖然話沒説破,但人人皆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換人已成定局。

  其實從初選到正式提名的數月間,“換柱”呼聲一直存在。其中,有藍營支援者對選情的憂慮,更有國民黨“天王”及各路“立委”的現實利益考量。當選舉進入最後階段,洪秀柱低迷難振的支援度,終於讓“換柱”從幕後轉向臺前。為了這一計劃,國民黨上周做了很多功課。8日、9日,秘書長李四川連續兩天公開代表國民黨向洪秀柱道歉,強調洪這段時間辛苦了,現在的發展對不起洪,也對不起支援者。朱立倫也通過私下發短信、公開表態等方式,向洪秀柱釋出善意。洪秀柱雖仍未鬆口退選,但在態度和言辭上,已明顯軟化,雙方都為後續運作留下空間。

  對於國民黨來説,道歉可以表達善意,為接下來的溝通、和解營造氣氛,但尚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我們自己一家人無話不説,把很多問題溝通好,凝聚共識、團結勝選是最重要的目標”,朱立倫的話沒有錯,但此前的表現實在缺少説服力。接下來,怎麼做比怎麼説,要重要得多。

  上周,2016“大選”正式進入百日倒計時。相對於還在忙著臨陣換將的國民黨,民進黨的備戰狀況要好得多。眺望2016,回顧2008,很多人發現,兩場“大選”前的藍綠陣營,在氣勢和表現上幾乎互換了位置。

  上周另一值得關注的新聞,是蔡英文訪日。耐人尋味的參訪山口縣,以“李登輝模式”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玩“偶遇”,公然進入日本內閣府廳舍,蔡英文這些充滿爭議甚至頗具挑釁意味的行程,讓外界疑慮叢生。從此前鼓吹“新南向政策”,到如此明顯的“親日表態”,蔡英文是否想換個執政思路,以掩飾自己毫無競爭力的兩岸表現?(海峽導報記者 劉強)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