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全面推行募兵制再次泡湯 難題留給下屆政府

2015年08月27日 10:53 來源:環球時報綜合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國防部”25日晚突然宣佈,原本明年就要停招的義務兵又要延長征召一年,將“募兵”這個燙手山芋丟給下一屆領導人去解決。全募兵制再度跳票(指未兌現承諾),在島內引發議論,有媒體直言,這是朝野騙選票的結果。

  臺灣“國防部”原定2016年起停止徵兵,同年12月31日“國軍”將達成全志願化,1993年以前出生的役男(夠年齡應該服兵役的男子)不再徵集服義務役,改服替代役。但“國防部”25日晚突然宣佈,為應對當前敵情威脅、區域情勢升溫、“國軍”高戰備新興兵力陸續成軍需求與有效執行戰備演訓、災害防救及突發狀況處置,經評估,到明年年底“國軍”志願士兵編制現員人數仍未達到90%的計劃目標,因此將於2016年持續徵集部分1993年以前出生的役男入營服義務役,約2.31萬人;未獲徵集服義務役的役男,仍按計劃服替代役;至於1994年以後出生的役男,則接受4個月常備兵役軍事訓練不變。

  臺灣原本實行義務兵役制度,即年滿18歲沒上大學的男子必須當兵,上了大學的畢業時必須去當兵。2002年起,臺灣開始實行義務與募兵相結合的方式,經過一系列法律法規修訂,2006年以來募兵比例佔到60%。所謂募兵制,類似于志願兵制,不是強制當兵。《中國時報》26日回顧稱,由於募兵情況不理想,前“國防部長”嚴明任內決定延後2年,改為2016年實行,“這是全募兵制第一次跳票”。臺軍方高層估計,這次再延一年,若配合兵力結構調整,2017年有機會達成全募兵制目標。《聯合晚報》算了一筆賬:目前“國軍”編制員額為21.5萬人,扣除“維持員額”(受訓人員、臨時職缺),再乘以90%的“編現比”,至少要17.7萬人,“這個數字可説是維持國軍運作、遂行保衛國家安全任務的最起碼數字。國防部核算人力發現,達不到此一數字”。

  全募兵制又跳票,綠營把矛頭對準馬英九。據親綠的《自由時報》26日報道,民進黨“立委”蔡煌瑯批評稱,馬英九上任後,對募兵制言而無信,讓役男無所適從,“一再跳票正是其無能的表現,讓民眾苦不堪言”。“立委”邱志偉稱,募兵制是馬英九的政見,現在卻要交給下任“總統”執行,太不負責任了。國民黨“立委”林鬱方26日反駁説,“國防部”此舉是為了填補“國軍”人力缺口不得已的做法,雖然會對1993年以前出生的役男和家屬造成不小的衝擊,但對生涯規劃的影響也許不如想像中大,因為1994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義務役役男,就算不用服兵役,也還是要服一年的替代役。他還説,“沒有人敢説募兵制是錯的,憑什麼要批評馬總統?”而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的“國防政策”到目前為止,除了複製國民黨已經在做的措施像“潛艇國造”外,就是到處開空頭支票,非常空泛。

  臺軍方則否認“跳票”。“國防部”官員26日稱,臺灣現在推動的“募兵”是“募徵並行制”,仍維持徵兵,並非全募兵制,“有關媒體指稱全募兵制跳票,並非事實”。不少輿論關心徵兵制與募兵制達成期限,會不會有第三度的調整修正,徵兵制有無全面恢復的空間。對此,臺高層人士稱,募兵制募集人數越來越接近目標值,但臺灣面對島內外各種複雜情勢,變數很多,“也是邊走邊看”,明年新任領導人上臺後募兵政策是否調整,要看其態度而定。《聯合報》26日評論稱,“國軍”對人力與戰力有縝密規劃,絕對不可能不知道問題,當時“國防部”居然貿然同意改制募兵,分明就是明知任務不可能達成,卻還是大喊沒問題。但更可惡的是,政治人物為了討好選民而罔顧臺灣安全,“兵役法的通過,正在上屆總統大選前夕,執政黨明顯有拉抬選情的目的;但平日‘遇馬必反’的在野黨卻也絲毫不曾表示反對,朝野騙票的用心其實毫無差別”。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