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港媒:柯文哲大巧若拙恐非蔡英文能及

2015年08月20日 08:26 來源:環球網綜合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香港中評社8月20日報道,柯文哲以無黨籍臺北市長身份成功延續臺北上海雙城論壇,並簽署4項協議。他成功登陸,不僅在穿著上不拘小節,于造訪上海經貿建設及共産黨歷史時,卻又展現出反恭自省與學習的人格特質。誠如他自言“我是一名外科醫生,先決定目標、再決定手段”。柯文哲此行確實做到目標明確,手段也為兩岸所接受的成果。面對2016兩岸可能走向新的節點,柯文哲正在展現他與臺灣傳統藍綠政客的分野。

  全文摘編如下:

  柯文哲是一名外科醫生,因此在學科訓練與思維邏輯養成上,會先決定目標,再決定手段。若以兩岸交流這個框架套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身上,“維持現狀”或許只是她的手段,而非目標。若再把柯文哲與蔡英文兩相對照,柯文哲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恐怕也是蔡所未及的了。

  回顧18日雙城論壇開幕式致詞,柯文哲以“變”字作為他對這個世界與臺北市長角色的理解。柯文哲身為“墨綠”卻能邁開大步登陸,然而返臺後柯文哲下一步所面臨的挑戰,除了市政上要急起直追上海外,還得面對來自當初禮讓他競選臺北市長的民進黨叫陣。

  柯文哲承認“一個中國不是問題”、“兩岸一家親”,卻也回避自己的“政治墨綠”與“價值墨綠”是否因此轉向?若用更高標準的角度解讀,究竟何謂“心存善念、盡力而為”?柯p至今似乎還沒給個所以然。

  此外,柯文哲從未説過自己“不選2020”,因此身為臺北市長的他,此行所受到的關注與禮遇也是有目共睹。柯p成功登陸只“暫時”説明瞭他有能力與大陸進行交流,至於如何增加互信,亦或是彼此間的互信有多厚實,恐怕外界還在關注。

  兩岸交流近日呈現低氣壓,柯文哲率團親訪上海,確實為兩岸交流注入一劑強心針,然面對即將到來的2016大選,臺灣選民相信這幾天也在高度關注柯文哲上海行的點滴,兩岸議題與話題,也勢必因為柯文哲的登陸再度受到關注。

  柯文哲避談九二共識,卻能以“尊重與理解”、“兩岸一家親”等密語通關登陸,民進黨執政四都(桃園、臺中、臺南、高雄)中,目前唯有高雄市長陳菊在天津氣爆後拋出溫暖關懷。下一步,民進黨執政各諸侯,又有誰能超越柯文哲,相信亦能引發選民興趣、拭目以待。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寧 ]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