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為什麼臺灣竟有人稱慰安婦“自願”

2015年08月11日 07:5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婦女救援基金會近日表示,將於8月14日在臺北舉行“國際慰安婦日”紀念晚會,抗議日本政府至今沒有給慰安婦一句正式的道歉。因為不久前的“反課綱微調”抗議,慰安婦議題在臺灣再次成為焦點。有抗議學生竟然稱,部分慰安婦是出於自願,不應在課本中加入“被迫”二字。

  上世紀最野蠻的性暴力犯罪

  二戰期間,日軍在亞洲國家犯下了種種慘絕人寰的暴行,其中,有計劃、有組織實施的臭名昭著的“慰安婦”制度,被學界稱為“上世紀最殘暴、最野蠻的性暴力犯罪”。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也是對日抗戰勝利70週年。臺灣婦援會近日表示,當年在二次世界大戰中飽受性迫害與性剝削的婦女,至今等不到日本政府一句正式的道歉,因此針對今年8月14日“國際慰安婦紀念日”發起了名為“不能遺忘慰安婦”的網路串連活動,並在8月14日當晚到日本交流協會附近的慶城公園,舉辦紀念晚會。

  婦援會説,晚會將以詩歌朗誦、音樂、戲劇、舞蹈演出等方式,追思與悼念“慰安婦”受害者,特別是許多不幸葬身異鄉,連名字與身份都不可考的受害女性。將這樣的歷史繼續“傳承”下去,連結跨世代及社會各領域的力量,讓這股和平反暴力的力量得以“遍地開花”。

  日本右翼極力否認慰安婦歷史

  據估計,臺灣有2000多名女子被迫成為日軍“慰安婦”,殘暴的罪行給她們帶來了永久性的傷害。臺灣學者在對原臺灣籍“慰安婦”進行調查和個案分析時發現:原“慰安婦”多生活孤獨,晚景淒涼、疾病纏身,普遍不孕。

  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介紹,逾2000位臺灣慰安婦中得到確認的有58位,現在只剩下5名慰安婦在世,平均年齡已達90歲。臺灣當局每月給她們固定的生活津貼、醫療補助等。

  臺灣從1999年起開始對日進行跨海訴訟,幾位臺灣受害婦女鼓起勇氣前往日本。法庭上,她們不得不重拾舊痛回答一些涉及女性隱私和自尊的問題。雖然事隔半個多世紀,但多數婦女仍然感到羞愧、怨嘆、憤怒,一人答,眾人哭。也有日本民間團體聲援她們,鼓勵她們一定堅持到討回公道。2005年,東京最高法院三審判定“臺籍慰安婦”敗訴。

  直到現在,日本右翼勢力依舊極力歪曲和否認“慰安婦”問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表示“日本強徵慰安婦缺乏證據”;日本教科書刪去了“慰安婦”一詞;大阪市市長橋下徹甚至還發表了“慰安婦制度有其必要性,這是不爭的事實”的荒謬言論。

  被“皇民化”教科書洗腦的孩子

  在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時期,臺灣的中小學教科書被施以“去中國化”修改,並加入大量美化日本侵略和殖民的內容。一些教科書甚至聲稱部分慰安婦是出於自願。在近日發生的“反課綱微調”抗議中,一些臺灣高中生也公開支援這一觀點。

  在臺灣“獨”派和部分學生力陳慰安婦出於自願的同時,日本執政的自民黨7月30日表示正在擬定建議書,稱是一般商人招募女性,日軍並未強徵慰安婦。對此,美國國務院表示,慰安婦是二戰時期日軍以性為目的進行的女性人口販賣行為,日本強徵慰安婦是駭人聽聞的侵犯人權行為。

  “請不要學習某些政治人物或者政治立場高於歷史良知的人,美化日軍,傷害我們可憐的阿嬤慰安婦,稱她們叫‘部分自願’。”國民黨2016年“大選”候選人洪秀柱日前對抗議學生表示:“你們可以相信任何民族主義,但你們不可以美化日本人殖民統治時期對臺灣慰安婦的殘暴。”

  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日前宣佈,臺灣第一個慰安婦紀念館會在今年10月25日揭幕。馬英九表示,他從20年前就開始幫助在臺灣的慰安婦,爭取她們應該有的公平跟正義,但很可惜,這些慰安婦在日本的訴訟都失敗,“戰爭的仇恨或許可以原諒,但戰爭的真相不能夠遺忘”。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