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評論:面對大陸 洪秀柱蔡英文的不同路線

2015年08月10日 13:16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面對大陸綜合實力的迅速增強,臺灣如何面對大陸?如何面對兩岸關係?在島記憶體在兩種不同的態度和兩種不同的路線,國、民兩黨及其候選人的相關論述形成鮮明對照。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及整個綠營勢力,對大陸是恐懼、敵視、對抗,要拒大陸于千里之外,同時卻強烈擁抱美國,要與美國“共進退”。國民黨及其候選人洪秀柱則是比較能夠正確看待大陸,視大陸為機會,重視與大陸合作,尤其是明確提出了“站在巨人肩膀上趁勢而起”的重要論述,展現其政治高度與宏大視野。

  在通過“防磚民調”後第二天,洪秀柱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明確表示,“臺灣要站在巨人肩膀上趁勢而起,替臺灣開創局面”。7月15日,洪秀柱再次表示,大陸在世界興起,我們大可以趁勢“水漲船高”。她同時強調,現在大陸正在興起,我們不用怕,因為可以站在大陸肩膀上,並能趁勢高飛,但民進黨卻“一路反”。這是洪秀柱對大陸、對臺灣島內政經形勢的準確判斷。

  在大陸強勢崛起與臺灣相對衰落的歷史大潮下,臺灣能不能正確看待大陸,直接關係到對大陸的立場與態度,關係到兩岸政策的論述與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也關係到臺灣的興衰成敗。洪秀柱提出“站在巨人肩膀上趁勢而起”的論述,是臺灣正確的路線選擇,從而也能提出理性、科學的兩岸政策論述,積極大膽主張未來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勾勒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藍圖。

  然而,她的競爭對手蔡英文近年來一方面強調要正視大陸,另一方面卻強硬堅持“臺獨”立場,強烈“反中”與“抗中”,要拒“巨人(大陸)”于千里之外。蔡英文與她的民進黨人不斷揚言臺灣經濟太過依賴大陸,避免兩岸經濟整合,避免臺灣融入大陸。在蔡英文的大戰略中,大陸是對手,是敵人,是威脅,不能深度合作,要保持距離;美國才是最大依靠,是盟友,是合作夥伴。

  日前,洪秀柱與蔡英文在與美國“在臺協會”新任處長梅建華分別會談中的有關政策表述,再次充分顯示了洪、蔡兩人對大陸與美國不同的選擇。洪秀柱直接表示,美國最重視兩岸和平發展,若她當選,“九二共識”將是她維持兩岸和平最重要的梁柱,一定會在國民黨“政府”既有的良好基礎上維持兩岸關係。蔡英文則表示,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的安全夥伴。“美國優先於大陸”,優先於兩岸,這與蔡英文在2012年“大選”時提出的“從世界走向中國”論述的立場是一致的,沒有任何變化。

  洪秀柱與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論述,對臺是福是禍,是利是弊,就看臺灣民眾能否做出智慧、聰明的選擇了。不同的選擇,必會有不同的結果。(海峽導報特約評論員、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王建民)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