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灣“反課綱”學生衝撞立法機構 要求廢除新課綱

2015年07月31日 07:1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反課綱”抗議學生攀爬圍墻衝撞臺灣立法機構

“反課綱”抗議學生攀爬圍墻衝撞臺灣立法機構。(圖/臺灣“中時電子報”)

  台灣網7月31日訊 臺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案引發爭議,連日來持續發酵,“反課綱”抗議學生繼23日晚衝進教育主管部門辦公大樓後,30日夜間再度衝撞臺灣立法機構。他們高喊,立法機構應該立即召開臨時會議,廢除新版課綱。

  綜合臺灣媒體報道,部分學生與民眾30日晚間再度聚集在教育主管部門外,在接近22時突然轉進到立法機構並攀爬圍墻進入機構前廣場。22時15分,臺北市警局中正一分局局長張奇文出面,剛要準備向喊話,就被學生與民眾鼓噪阻斷,現場有人拋撒冥紙,氛圍一度緊張。

  據臺媒稍早前報道,長期參與“反課綱”行動的臺灣林姓青年,30日早上8時被發現燒炭自殺身亡,引發輿論關注。“反課綱”學生甚至喊出,要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為此付出代價。

  實際上,目前掌握的種種資訊,並不能確認林姓學生的自殺與“反課綱”有關;並且,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根據此前掌握的訊息,已經聯繫並要求相關單位及林姓學生家長隨時注意情況,因為林姓學生自己透露出他將在30日自己生日當天“有所行動”。臺灣有網友指出,林姓學生現年20歲,患有憂鬱症,休學在家,此次他以高中生身份參與到“反課綱”行動中。還有網友貼出了林姓學生通過社交通訊工具與朋友的聊天記錄,他自稱“我想到一個可以有很高幾率擋下課綱的辦法”、“我的計劃七月三十日進行”。

  不過,“反課綱”抗議學生認為,林姓學生之死是教育主管部門強推新課綱所致。30日晚間,抗議學生在教育主管部門圍墻上貼著其負責人吳思華半身照,並寫著“祝你今晚好眠”,並點上蠟燭、擺上鮮花,暗示吳思華應為林姓學生的死負責。

  在“反課綱”抗議學生闖進立法機構門前廣場時,民進黨與臺聯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賴振昌等人現身,同意學生訴求召開臨時會議,並表示要求“立法院長”王金平31日召開朝野協商。

  臺教育主管部門主任秘書王俊權表示,新課綱一方面是行政問題,一方面是政治問題;目前行政程式已經完成,如果立法機構認為要斟酌,“走這途徑也是一個方式”。他還説,教育主管部門立場很清楚,新舊教科書都可以用,也就是承認舊課綱,尊重教學現場教師的選書和教學專業,新舊課綱差異則利用補充教材作補充。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廖國棟表示,立法機構臨時會議必須經過朝野的同意,是否召開等31日再説。

  據查資料,李登輝執政時期,頒行所謂“88課綱”,臺灣史首次成為獨立單元,但仍附屬於中國史。陳水扁執政後,立即再修課綱,臺灣史首次獨立成冊,並脫離中國史範圍,將明清史併入世界史。這次課綱經過波折後,于2006年開始使用。在這份課綱中,5000個所謂“不當用詞”遭到修改,如“國父”改成“先生”,“國字”改成“中國字”,“光復”改成“戰後”,等等。這遭到包括馬英九在內的泛藍人士強烈批評。

  馬英九執政後,組成專案小組進行課綱調整,2012年完成修改,對外公佈,並於2013年實施。2013年中,臺灣教育主管部門以進行“錯字勘誤”、“內容補正”等為由,宣稱對高中語文與社會科課綱進行“用語微調”;2014年2月公佈微調後課綱,預訂2015年8月實施。

  臺灣“反課綱”抗議民眾認為,新課綱強調“大一中”史觀,所謂“臺灣主體性”遭到削弱;修改過程不透明、程式草率,所謂“黑箱操作”。(台灣網 何建峰)

“反課綱”抗議學生攀爬圍墻衝撞臺灣立法機構

“反課綱”抗議學生攀爬圍墻衝撞臺灣立法機構。(圖/臺灣“中時電子報”)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