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李孔智:馬英九在美頻頻“作球”給洪秀柱

2015年07月15日 11:09 來源:環球網綜合 字號:       轉發 列印

  李孔智:馬英九在美頻頻“作球”給洪秀柱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李孔智。(中評社 黃文傑攝)

  據香港中評社7月15日報道,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李孔智日前表示,中國國民黨719將舉行全代會,不會是國民黨準2016參選人、“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唯一檢驗的關卡,先前“一中同表”論述雖然讓自己民調下滑,但只要透過政策白皮書來補強,技巧性修正,不至於成為選舉罩門。

  他説,洪秀柱氣勢比之前確實下滑,兩岸所謂“一中同表”,這個“同”字確實容易誤解,以為跟中國大陸相同,問題是臺灣不喜歡跟中國一樣的體制,會引起中南部擔心可以理解。

  怎樣創造高明與驚奇?怎樣讓選民在意料之外仍看到具體政策?或許洪秀柱“一中同表”可以解釋成“一中各表”下的“各表”之一,基於臺灣總體意識是什麼,洪也予以尊重,技巧性修正。

  馬英九在美國對國際媒體解釋“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世界最棒的模糊傑作,李孔智預期洪秀柱應該會在719之前,技巧性讓這“一中同表”、“一中各表”兩句有顯著的落差。

  李孔智也認為,事實上,洪秀柱一站出來,兩岸政策與主張很清楚,從來沒有人會擔心其立場,兩岸原本是強項,只是現在多講,若犯錯或講錯話反被扣分。

  參選人立場鮮明,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李孔智認為“很難説”。

  他建議洪秀柱不見得一直聚焦兩岸,某些主張可以立場鮮明,某些可模糊,慢慢朝向美中臺日關係來著墨與發言,把“傾中不傾美”定位拉回一些些,技術找到動靜平衡,層次更多元。

  他説,參選人若落入民調瓶頸,可以透過新話題,讓注意力轉移,為何講大陸不講日本?適當時機,也可以做些國際平衡,讓選民對洪秀柱的認知或印象,可以輻射或擴大一些,況且馬英九人在美國,頻頻發言“作球”給洪秀柱。 

  李孔智説,洪秀柱倡議簽署和平協議或非軍事協議,是有賣點,有加分,可以找出高明或被忽略的重點,唯一不要讓中國大陸設下許多前提與框框,甚至不排除由幕僚或特殊模式來登陸。他堅信洪秀柱有辦法可以提出,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政策,好比“副手”,當然這跟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是脫離不了關係。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