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重申九二共識 “張夏會”,大陸善意令臺媒驚訝

2015年05月25日 08:28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和臺灣陸委會主委夏立言23日在金門會面,這也是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第三次正式會面。這場備受關注的“張夏會”議題“包山包海”,雙方就金門供水、臺灣加入亞投行、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及貨貿談判重啟等議題積極溝通,最大亮點是“陸客來臺轉机”向前邁進一步。有島內分析稱,雖然臺灣未來選情充滿變數,但“張夏會”此刻仍持續向臺灣釋放紅利,顯示大陸高度自信的格局。

  據臺灣《中國時報》24日報道,第三次兩岸事務長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與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的會面,23日在金門升恒昌金湖飯店登場,夏立言和張志軍在致辭時都重申了“九二共識”這一兩岸間的共同政治基礎。會談歷時兩個半小時,雙方達成陸客來臺轉机、金門從福建引水等6項共識。其中,陸客轉机後續由海基會與海協會溝通,可望在接著舉行的兩會第11次高層會談達成協定,預定上半年推動並在年中實施。此外,金門引水議題確定將儘早簽署合約,並儘快動工。

  臺灣《聯合報》稱,雙方就陸客轉机問題已達成部分共識,最快今年中就可開放。這一利好消息給期待多年的臺灣航空業注入強心針,長榮、華航都強調,這是臺灣成為亞太運轉中心的關鍵,盼能儘快落實陸客轉机。報道稱,通常大陸民眾若搭機前往歐美國家,需要在第三地轉機;目前陸客大多在香港、東京、首爾等地轉機,開放陸客來臺轉机,陸客就可以選擇桃園機場為轉机點,預估一年可帶來近百萬人次的運量,不僅可對航空業者帶來利好,還能帶動相關住宿、觀光、購物等消費。

  夏立言23日晚在記者會上稱,已向大陸清楚表達臺灣加入亞投行必須尊嚴、平等的立場,預計亞投行在12月成立前,將持續與陸方保持溝通。有關貨貿協議,夏立言表示希望儘快舉行第11輪溝通,加速協商進度,也呼籲陸方在石化、面板、汽車、工具機等4大産業儘快釋放善意;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轉述張志軍説法,稱願意“優先對臺開放”,也盼兩岸雙向投資都能繼續擴大。

  另臺灣“中央社”報道稱,國臺辦主任張志軍24日參訪田埔水庫、金門酒廠及金門鋼刀廠,與金門縣長陳福海會面。24日下午張志軍與金門業界代表座談後,發表此次訪問金門的3點感想:第一是堅定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在金門感受到臺海和平得來不易,臺海和平如此可貴,“不要等失去時才感受它的可貴”;第二是堅定為兩岸民眾謀福祉,民眾能夠有感,推動兩岸和平的力量就會放大;第三是堅定走兩岸和平發展的道路,儘管未來會有風波,仍要堅定這樣的路線。張志軍一行于24日傍晚搭船從金門返回大陸。

  對於在此次“張夏會”上大陸向臺灣釋放的善意,島內媒體表示驚訝。“臺灣不領情,大陸不在意?”臺灣《聯合晚報》24日發表評論稱,國民黨去年的挫敗仍隱隱作痛,大陸卻在“張夏會”上慨然答應了陸客來臺轉机的利好,頗令人詫異。可見北京對於未來兩岸走向,已有完整而透徹的看法,在形勢未到不可挽回前,北京絕不輕言改變“和平發展”的戰略路線。文章稱,陸客轉机是單方只對臺灣有利的措施,它的首次商談是選在去年“九合一”選舉的前三天,並於選前兩天刻意釋出訊息,但選民似乎毫不買單,依然以選票教訓了國民黨。然而,臺灣民眾這種不領情的表現,並沒有激怒北京,甚至於在國民黨士氣依然低迷的此刻,在短短半年內即向臺灣送暖。北京如此抉擇,可能是基於一種高度自信的心境,亦即認為只需假以時日,臺灣民眾可以漸次感受北京的善意,終而回心轉意。

  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表示,這次“張夏會”不僅涉及當前兩岸關切的內容,還包括金門民眾關心的議題,展現出看得見、摸得著的“有感”結果。對於張志軍參訪企業並與民眾互動,傾聽基層聲音,倪永傑認為,這是“接地氣”的做法,也是重要的開端。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也認為,“張夏會”照常舉行,展現大陸在兩岸政策上的自信與格局;即使大陸內部有人質疑“已經簽的協議都不過,還談什麼”,但基於為兩岸民眾謀福利的考慮,大陸方面仍繼續推動兩岸的制度化協商。

  還有島內輿論將此次“張夏會”視為給蔡英文的警告。臺灣《聯合報》24日發表評論文章稱,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29日訪美前,“張夏會”在兩岸昔日戰地登場,象徵意義極強。夏立言與張志軍一致強調“九二共識”對維繫兩岸關係的重要性,臺面下的意義是除了兩岸兩會之外,陸委會和國臺辦兩個官方單位也是在“九二共識”下進行對話交流,讓蔡英文美國行無法閃躲“九二共識”的問題。文章還注意到,張志軍所到之處,除了零星的“臺聯黨”人士抗議外,不見民進黨旗幟出現,顯見民進黨為展現執政的企圖心,已經微調兩岸政策,但兩岸官方將“九二共識”牢牢定錨之後,民進黨如何揚帆,是各方觀察蔡英文美國行的重點。(記者 陳雯萱)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