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航母殺手”將現身巴黎航展 欲進入國際市場

2015年05月20日 09:48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航母殺手”將現身巴黎航展欲進入國際市場

  臺雄風3導彈擊穿靶船畫面

  法國巴黎航空展將於6月15日舉行,全球各大武器製造商都將拿出精銳産品參展。臺灣由“中科院”、漢翔公司等機構和企業組成參展團,並拿出有“航母殺手”之稱的“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及“性能可媲美美國愛國者”的“天弓”3型防空導彈等20多項裝備參展。有分析稱,臺灣此舉意在試水國際軍品銷售。

  臺灣《自由時報》19日透露,根據參展攤位規劃,臺“中科院”參展項目包括天弓3、雄風3導彈等,“中科院”研製完成的小型、中型無人機也將一同展出。軍方官員稱,雄風2反艦導彈及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目前已部署在各型軍艦及岸置陣地上,國際間對這兩款導彈的性能及作戰效能都十分感興趣,有部分地區直接或透過間接管道詢問臺灣是否有出售意願,但因為導彈是極為敏感的軍事裝備,到目前為止臺灣均未同意出售。

  據悉,臺“中科院”自1977年開始進行自造反艦導彈的武器系統研究,雄風1屬於第一代短程攻船導彈;到了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研製雄風2反艦導彈武器系統,“中科院”還據此研發出雄風2E巡航導彈,“由於軍方將雄風2E視為足以反制共軍攻擊的關鍵裝備,因此至今不曾對外展示”。最新研製的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具備抗電戰干擾能力,可有效穿透敵方船艦的防禦網,目前已部署在“國軍”8艘成功級導彈護衛艦及7艘錦江級巡邏艦上,沱江艦及其後續量産軍艦也以雄風3作為主要戰力。去年12月,“中科院”曾公開雄風3的實彈射擊畫面,成功擊中100多公里外的海面目標。

  針對臺灣的參展項目,臺“國防部”發言人18日晚稱,已同意“中科院”參加此次巴黎航展,至於有多少武器裝備參展,由其自行負責規劃。《聯合報》19日稱,在“中科院”最近剛改版的官網上,特意介紹了6月將赴巴黎航空展的展示産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有海軍戰艦使用的“開放式指管系統”。這套代號“迅聯”的戰鬥系統,除了裝在剛服役的沱江艦上外,也將用於海軍現役各型艦艇,“將使這些軍艦在‘換腦’之後,指揮管制能力大進”。文章介紹稱,“迅聯”可依據客戶需求,在不同的載臺上串聯不同數量的電腦,具備不同的硬體規模,也可整合各類感應器與武器系統。有官員還説,該系統具有高度開放性與相容性,因此不需要完全把原先的戰鬥系統拆光,就可以大幅“補強”原系統的運算功能。另外,“中科院”還將展出野戰防空用的機動相位數組雷達。這套雷達裝在一輛“國軍”制式戰術卡車上,搭配一輛同樣底盤的指揮車,就可以替野戰部隊的刺針、天劍1、天劍2等各型防空導彈提供早期預警情報,並且指揮其接戰。

  此次參與巴黎航展,是“中科院”在去年4月法人化以及漢翔公司民營化後第一次出外參展。臺灣的軍工生産一直很發達,早在兩蔣時期就曾小規模、以項目方式對外銷售,當時是以輕兵器及後勤、防護裝備為主。李登輝及陳水扁任內,曾為了應對中東動亂情勢,配合美軍需求外銷步槍及子彈、防毒面具等輕兵器及裝備。不過,由於軍品外銷早期被披上神秘外衣,加上內部審查機制的欠缺,臺灣人對其産生負面印象,近年又將軍品外銷與易流入恐怖組織之間做連結。為此,臺“中科院”去年4月完成法人化,依據其設置條例規定,主要業務的第一項就是“國防科技及主要武器裝備之研究發展、生産製造及銷售”,等於賦予“中科院”對外銷售軍品的法律依據。不過由於導彈為特殊軍品,需要送請“行政院”同意。

  有分析稱,臺“中科院”如今採取主動出擊模式,不放棄任何可以在國際大展中露臉的機會,也具有探測國際市場接受度的意味。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白曉雯】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