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馬英九遭指控 臺媒:整馬又怕誣告罪上身 係政治精算

2015年05月11日 08: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資料圖: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 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北市廉委會調查大巨蛋案,認為馬英九及前臺北市財政局長李述德圖利遠雄集團,作成移送“法務部”調查結論。法界人士説,調查小組成員兩人是律師,豈有不知本案與圖利罪構成要件不符,還有“法務部”是行政機關,沒刑事偵查追訴或處罰犯罪職權,移送“法務部”根本是“虛晃一招”的政治精算。

  法界實務人士強調,“律師法”説,律師應基於使命,本于自律自治精神,誠實執行職務。臺北市廉委會“大巨蛋小組”成員,鄭文龍、袁秀慧都是律師,會不清楚圖利罪要件,得有讓人受益的結果?

  大巨蛋未完工,如何計算受益?從律師角度,如他們辯護的當事人,有和馬英九在大巨蛋案相同情形,他們敢大聲説“這就是圖利,移送無偵辦權的‘法務部’嗎?”

  法界人士直指,廉委會大巨蛋小組移送“法務部”調查決議,可説是想“整”馬英九,又怕被告誣告罪。

  依臺灣“最高法院”裁判見解,誣告罪的成立,須以意圖他人受刑事處分或懲戒處分,而向該管公務員為虛偽的告訴告發為要件,所謂“該管公務員”是指對刑事處分或懲戒處分有職權關係,可受人申告者而言。“法務部”沒有刑事偵查追訴或處罰犯罪職權,縱使大巨蛋案向“法務部”作不實指控,也與誣告罪“該管公務員”要件不合,當事人想告誣告罪也不會成立。

  另外,大巨蛋案正規偵辦途徑有兩條,一是以臺北市府名義函送地檢署,二是由市府政風處移請“廉政署”調查,若臺北市府舍此不由,徑行移送“法務部”,一旦“法務部”發交地檢署,就是“法務部”告發;如不發交,則可發動“圍剿”“法務部”包庇,背後政治手段,昭然若揭。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