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兩岸專家解讀習近平會見朱立倫一行講話

2015年05月05日 09:2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4日上午會見了朱立倫主席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並就共同開創兩岸關係未來、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提出5點主張。兩岸多位專家、學者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習總書記的講話是兩岸關係處於新的重要節點上,大陸擘畫兩岸關係未來的重要主張,將對兩岸關係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表示,這次“習朱會”既是十年來國共領導人的第五次會面,也是兩黨新領導人上任以來的首次會面,具有“承前啟後,鞏固成果,確保底線,開創未來,共擔責任”的重要意義。

  臺灣戰略協會理事長王昆義説,“習朱會”對於兩岸關係傳遞了多重積極正面信號。習近平的系列主張將兩岸關係放在民族復興的大背景下考量,這對兩岸關係既是穩定鞏固也是深化發展。兩岸關係的路應該如何走,攸關民族、國家未來和兩岸民眾福祉,臺灣所有政黨和社會各界都不能回避。

  對於習近平再度強調“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認為,這不僅是對國民黨、臺灣當局領導人堅持“九二共識”立場的回應,也是對“臺獨”勢力的警示。總書記提出雙方可以積極探討構建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制度框架,充分展現了大陸方面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決心與誠意。

  上海社科院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盛九元認為,習總書記的第二點主張著眼民生,體現了對兩岸同胞利益的關注與關懷。“兩岸利益融合”的新提法,更明確地指出了推動兩岸經濟合作的目的是使兩岸民眾更多地享受到利益和好處。此外,針對臺灣各界非常關心的參與區域經濟合作議題,總書記表達了清晰的態度,包括歡迎臺方加入亞投行。

  “他的期許和主張為未來處理兩岸經濟關係指明瞭方向,也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相信未來兩岸經濟合作的大門會越開越大,步伐會越來越快,兩岸民眾尤其是臺灣民眾會享受到越來越多的利益。”盛九元説。

  對於習近平提出要讓兩岸青年“多交流多交心,成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夥伴”,朱松嶺説,這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希望工程”,著眼點是要為兩岸青年創造共同的人生經歷與情感記憶,從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夯實民意基礎。

  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出,國共兩黨和兩岸雙方要著眼大局,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不僅要求同存異,更應努力聚同化異,不斷增進政治互信。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認為,總書記的講話對國民黨寄予很大期待,希望其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該堅持的要大膽堅持,不要在島內政治惡鬥中迷失方向。希望國民黨方面抓住時機,果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為兩岸共同利益而做出實質性努力。

  對於習近平再度號召兩岸同胞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表示,習總書記將兩黨關係提到了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來考慮,強調“大家一起來幹”,意味著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産黨擁有共同的中國夢,兩黨應以實際行動來實現共同的民族復興夢想。

  “為人民謀福祉、為臺海謀和平,就不應囿于狹小空間中,而是要放眼兩岸,著眼更大的目標,也就是要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最終讓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倪永傑説。

  臺灣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然要契合民族復興的主題意識,臺灣當局和島內各政黨應清楚認識中華民族進一步整合的歷史趨勢。國民黨作為島內執政黨,應該勇於承擔起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重任,在兩岸關係之路面臨該如何走的重要關頭,作出正確的選擇。(查文曄、陳鍵興、李寒芳、許曉青、許雪毅、何自力、李慧穎)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