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專家學者:兩岸中小企業無“免死牌” 抱團合作可創雙贏

2015年05月04日 08: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5月3日,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上海舉行。中共中央臺辦主任張志軍在本次論壇上致開幕詞。中新社發 湯彥俊 攝

  3日,在上海參加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兩岸經濟界人士建議,面臨發展困境的兩岸中小企業抱團合作,共創雙贏。

  本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設置“中小企業”專題小組,研討如何加強兩岸中小企業合作,共同開拓市場。

  多位與會者引用數據指出,臺灣有企業133萬多家,其中95%以上是中小企業;大陸有企業800多萬家,其中多數也是中小企業。他們普遍認為,中小企業發展受限制,面臨生存發展困境。臺灣財團法人中國生産力中心總經理張寶誠認為,臺灣中小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在發展過程中面臨重重限制,生存困難。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顧問、大葉大學榮譽講座教授蔡志弘認為,當前,臺灣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經營和發展困境。

  “但中小企業沒有免戰牌,在開放的國際化市場中,必須應對挑戰,面對經營壓力。”張寶誠建議,兩岸中小企業強健自身的同時,彼此強強聯合,通過深入合作,共同應對挑戰、開拓市場。

  臺灣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理事長王國安指出,未來大陸現代服務業發展潛力巨大,有望從當前的佔比30%至40%上升至70%。他認為,以服務業見長的臺灣中小企業充滿機會,建議它們多參與大陸服務業發展。他亦希望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儘快在臺通過並生效實施。

  王國安建議,兩岸中小企業在人才、團隊、品牌等方面深化交流、深度對接、搭建平臺,共創兩岸服務業品牌,以降低成本,培育人才,併為兩岸青年創造更多的就業、創業與發展機會。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朱民分享了上海自貿區的創新發展經驗,介紹了自貿區推進臺灣商品中心建設等情況。他指出,目前臺資企業積極入駐上海自貿區,後者未來也將為臺資中小企業提供機會,令兩岸企業共用制度創新帶來的機遇。他建議,在金融、貿易、專業、社會服務等方面為臺資企業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援。

  兩岸多位人士認為,本屆論壇專設“中小企業”專題小組,對研究兩岸中小企業合作,以及未來臺灣中小企業發展有幫助。此舉亦顯示,大陸對臺政策更加注重面向中小企業、青年和基層民眾,有助於兩岸共用大陸發展機遇,讓和平紅利惠及更廣泛的臺灣民眾。(完) (記者 石龍洪)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