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馬英九談"九二共識"與兩岸關係:相合則旺 相離則傷

2015年04月30日 10:53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汪辜會談”及“胡連會”紀念日,馬英九談“九二共識”與兩岸關係

  相合則旺 相離則傷 相反則蕩

  

  馬英九29日視導陸委會時表示,“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和平與繁榮的關鍵。他用“相合則旺、相離則傷、相反則蕩”12個字,闡釋兩岸關係發展與“九二共識”的關係。

  29日是“汪辜會談”22週年,也是“胡連會”10週年紀念日,馬英九當天在“行政院長”毛治國、“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陪同下視導陸委會,並以“和平與繁榮——兩岸共同的未來”為題發表了談話。這是馬英九任內第二次視導陸委會,距2008年7月的首次視導已過去近7年。

  馬英九説,22年前的今天,時任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與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會談,簽署了4項協議,這是兩岸達成“九二共識”後的第一個成果,也是開啟兩岸制度化協商的重要里程碑。10年前的今天,當時在野的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訪問大陸,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先生達成五項共同願景,為兩岸回歸“九二共識”奠定基礎。在這個歷史紀念日,來到陸委會和大家共同回顧與前瞻兩岸關係的發展具有特別意義。

  他表示,“九二共識”對臺灣的最大意義,就是兩岸對最敏感的“一個中國”問題,終於找到了雙方都可接受的政治基礎,而且是“兩廂情願”。如果沒有“九二共識”,就不會有“汪辜會談”,更不會開啟2008年後兩岸和平發展的機會之窗,可見“九二共識”真正是確保兩岸和平與繁榮的關鍵。

  他回顧説,20多年來兩岸互動經驗證明,雙方遵守“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穩定前進;不遵守,兩岸關係就動蕩倒退。例如“汪辜會談”只開了一次就因為“兩國論”與“一邊一國論”而成絕響,而且兩會協商一停就是十年,導致兩岸關係空轉,臺灣錯過不少發展升級的寶貴機會,令人感慨不已。

  馬英九最後提到,希望在任內繼續完成簽署貨貿協議,讓ECFA有完整的功能;實現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以服務兩岸的民眾;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夥伴協定(RCEP),參加亞投行。(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劉強 文/圖)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