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李賀:加入亞投行失敗 臺灣應反思民粹是否利己

2015年04月14日 09:28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中評社報道,臺灣未能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對此,全國臺灣研究會研究部副主任李賀認為,臺灣失去創始成員身份對兩岸關係幾乎不會造成影響,相反,這為島內提供了一個徹底反思的契機——到底島內的民粹是否真正有利臺灣的發展,人民的福祉。

  李賀表示,臺灣未能成為亞投行創始,原因在於島內政治生態。成為亞投行創始對臺灣本身是一件好事,不僅是對於臺灣經濟,還有對臺灣的國際空間也能起到拓展,但鋻於部分人士“逢中必反”的心態與做法,是的臺灣整體早已失去理性判斷,因此,即使馬當局願意,島內的社會氛圍也將逼迫當局不得不做出讓步。

  李賀認為,島內政黨政治是臺灣失去成為亞投行創始的關鍵因素,而從國際關係上可以看到,儘管美國對盟友加入亞投行一事一再發出警告,但是大家都已經看到機遇擺在面前,不少國家和地區都認清了形勢決定加入,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臺灣一方面受制于美國的制約,另一方面受制于島內政黨政治,未能抓住第一時間申請加入,知道最後截止日期前才發出申請,最終導致申請成為創始成員失敗。

  而至於名稱,李賀認為,只要是符合一貫臺灣參與國際事物的慣例,遵守“一個中國”底線,我們都是歡迎的,因此,希望臺灣不要為稱謂問題而再度錯失去經濟發展的機遇。

  “臺灣失去創始成員身份對兩岸關係幾乎不會造成任何影響。”李賀説,兩岸關係仍會一如既往發展,充其量,失去亞投行創始成員身份只是臺灣在這個過程中的利益沒有最大化,但是,兩岸關係從陳水扁時代以來經歷過種種波折,相信,“申請亞投行創始成員未果”不會對兩岸關係産生大的波折。

  相反,亞投行反倒會為島內提供一個反思的契機,到底民粹是否會是理性的,是否符合臺灣的利益,人民的福祉。

  李賀對中評社説,這一次情形不同於兩岸服貿協議,它是一個符合國際規則的遊戲,臺灣在參與中的角色並不是兩岸角色之一,而是處於多方活動之間的一方,這使得臺灣有了多個參考係和坐標,西方國家的動作會對臺灣起到坐標作用。(內容摘自臺海網)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