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媒:蔡英文不作為的性格比陳水扁更可怕

2015年04月13日 16:10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中時報系數據照)

  臺灣《中國時報》13日社論表示,網路時代高漲的民意、全球化浪潮下大陸的崛起,推動臺灣進入超高速變遷時代,臺當局領導人的一個錯誤決定就可能讓整個臺灣付出慘痛的代價。但還有一種更糟糕的領導人,就是不做決定的領導人,這種領導人會貽誤臺灣的機會、掐死臺灣的命脈。

  決策常帶有多面性,對錯往往是比重的問題,也就是説,領導人面對的選項中並沒有絕對對的決策,只有相對錯得較少的決策,而且決策後如果具有強大的執行力,往往就能易錯為對。但不做決策,將使得對的一面無法彰顯,錯的一面卻不會消失,原地空轉的結果,會讓臺灣連做“錯誤最少”、“傷害最小”決定的機會都流失,讓島內力量逐漸消蝕。

  這種“不領導的領導性格”,是我們對蔡英文最大的憂心。今年2月14日蔡英文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開創一個真正屬於人民的時代》聲明,宣佈投入民進黨“大選”初選,在1500字的聲明中,看不到她以領導高度提出具體的政策主張,只留下一句媒體標題:“我不是陳水扁,不是馬英九,我是蔡英文。”

  從蔡英文過去這些年角逐大位時的言行,她確實不是陳水扁,也不是馬英九。然而,這並不因此讓人覺得安心或欣慰。

  蔡英文的投機性沒有陳水扁那麼強烈,但似乎也沒有足夠的務實性,她不像馬英九那麼不知變通,但也缺乏馬英九那種為理想灼身的使命感。這些都讓我們相信蔡英文不是陳水扁或馬英九。然而不是馬、不是扁的蔡英文,卻未必是好的領導人。這可以從蔡英文的行為模式觀察。

  該當選擇時,蔡英文習慣推給民意,不表達己見。當外界問及她為什麼從支援“內閣制”改為反對“內閣制”時,她給了12字的回答:目前主流民意堅持領導人直選。她沒有説“內閣制”有哪些不好,所以反對,敷衍地把球丟給了“主流民意”。

  對此,我們必須提醒蔡英文,人民選的是“領導者”,不是凡事拿“主流民意”當藉口的“應聲蟲”。如果“主流民意”變成了不負責的理由産生器,那麼,臺灣讓時下最夯的大數據公司當領導人就好。凡事都透過大數據調查“主流民意”再決定政策,不需要政策論辯與損益檢驗,因為“主流民意”説了算。

  沒有解決問題能力的社會,不會進步,回避問題的領導人,不可能帶領社會解決問題。臺灣面對眾多糾結的結構性問題,陳水扁與馬英九競選期間的高人氣,讓選民輕忽了對二人的檢驗,使臺灣糾結的問題愈結愈緊。

  從這一點來看,臺灣需要一個經過選民嚴格檢驗、高透明度的新形態領導人,才能領導臺灣突破困局。蔡英文自詡不是陳水扁與馬英九,這不是壞事,但凡事不表態、不做決定,以逃避選民檢驗,那麼,她可能比馬英九或陳水扁更加令人擔心。

  我們給蔡英文的建議是,她常常挂在口中的兩個字是“想想”,但蔡英文目前最不缺的就是“想想看”,而是拿出具體主張接受檢驗。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