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獨”就是“臺式民主”的産物

2015年04月08日 09:28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一段時期來,臺灣媒體出現了不少涉及“反思‘臺式民主’”的文章,特別是新加坡開創者李光耀辭世之後,許多人拿新加坡與臺灣相比,覺得臺灣的條件不比新加坡差,為什麼近些年來政治和經濟發展卻遠比不上新加坡呢?原因就是“臺式民主”出了毛病。

  民主的目的在哪?筆者認為,應該是為全體人民大眾謀福祉,讓人民大眾都能過好日子,而不是以“民主”來裝潢門面,“為民主而民主”。我這裡並不想討論新加坡的政治體制,以及它是否符合西式民主原則,而是覺得新加坡抓住了為人民大眾謀福祉這個綱,因而政績突出,人民是擁護的,政權和政局也一直是穩定的。而臺灣卻並不是這樣,它總是為選票,爭地盤,表面上“很民主”,熱熱鬧鬧,實際上是空耗資金和人力,人民大眾一無所得,經濟持續停滯不振,政權和政局也總是動蕩不安。這樣的“臺式民主”,難道不應該認真“反思”嗎?

  “臺式民主”是從李登輝開始的。早在上世紀90年代,臺灣地區和新加坡在發展道路上就分道揚鑣了。對於臺灣政治的日益西化,據報道,李光耀曾當著李登輝的面批評説,臺灣這樣做,是“太民主、太自由”了,“再這樣下去,臺灣早晚要倒楣”。果不幸言中了。大家都很清楚,當年的臺灣與新加坡其實不相上下,而如今的臺灣能與新加坡相比嗎?這兩個“李氏”,道路不同,政績也隨而懸殊甚大。

  臺灣走向“分裂祖國”的道路,也是從“臺式民主”開始的。李登輝曾被綠營讚為“民主之父”,實際上乃“臺獨之父”。“民主”是幌子,“臺獨”是內核。李登輝曾不止一次狡辯,説他不是“臺獨”,而事實是最有説服力的,沒有李登輝倡導的“臺式民主”,民進黨能有今天嗎?“臺獨”能鬧成今天這個樣子嗎?所以在“九合一”選舉綠營獲勝之後,媒體上出現了蔡英文與李登輝為慶祝勝利而熱烈擁抱的鏡頭,這決不是偶然的。筆者認為,“臺獨”與“臺式民主”,以及與臺灣未來的關係,大概可以這樣的公式來表達:“民主化—本土化—民粹化—‘臺獨’化—邊緣化”。

  海峽導報特約評論員李家泉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資深研究員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