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灣經濟競爭力日漸消失 邱毅吁馬英九請宋楚瑜解悶

2015年02月11日 09:1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211日消息 臺灣競爭力論壇10日舉行2014年馬當局歲末年終施政總檢討研討會,前國民黨立委邱毅以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身份應邀擔任引言人。據臺灣東森新聞報道,邱毅指出,甲午年對臺灣是個多災多難的一年、對國民黨是衰敗的一年、對馬英九更是生死存亡的一年。臺灣已經進入哈佛大學商學院著名教授邁克爾?波特(Michael E. Porter)所説國家競爭優勢的第四階段——“吃老本階段,競爭力消失,井底之蛙的心態導致臺灣發展停滯不前。

  邱毅也強調,若是大陸全球佈局完成,臺灣將徹底被邊緣化,馬英九應放下權力、黨政平臺應廢除,否則國民黨不會進步他建議馬英九放開心胸、大破大立,力邀宋楚瑜擔任行政院長,是拯救臺灣目前悶經濟的最有利方式。

  臺灣文化大學政治係副教授林忠山則認為,開言路,納百川,用人才、講求和諧、重視協調,才是馬團隊現階段最重要的作為讓藍營流失的人才得以回籠、重用,確實重啟政務人才的培育及甄補體系,應是現階段救國民黨的重大措施。

  在回顧2014年食安風暴、太陽花學運、服貿協議及自經區卡關等衝擊方面,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李沃墻表示,根據中經院估計,去年臺灣經濟成長率為3.43%,為三年來最佳表現值得一提的是,ECFA的早收産業成長達36%,為去年的出口創造很好的效益、稅收達歷年新高。

李沃墻認為,展望2015年,2015年的臺灣經濟預期仍有機會呈溫和成長,預估成長率在3%-3.5%左右。

臺灣綜合研究院財經諮詢委員會執行秘書戴肇洋表示,過去一年以來,馬英九行政團隊力求紮根、大步向前,除持續推動經濟動能推升方案三業四化發展策略,加速促進臺灣經濟結構脫胎換骨、産業型態升級轉型,藉以打造競爭優勢外,以建立社會公義與拓展海外關係為願景,提出不少令人所期待的改革政策。但因內部彼此互信不足而相互詆毀,在許多毒箭魔咒接二連三糾葛下,導致社會瀰漫著一股頗為不安的焦慮。面對已日益嚴苛的環境挑戰,戴肇洋建議未來臺灣經濟若要脫胎轉骨,唯有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因應兩岸經濟關係更加延伸,並思考如何從兩岸經濟要素比較利益中找出發展利基,此將考驗當局的決心與社會各界之共識。(台灣網 王思羽)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