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柯文哲PK朱立倫 新官上任“三把火”各有名堂

2015年01月27日 08:2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官上任“三把火”各有名堂

  “九合一”選舉後,島內縣市首長大換血,新科縣市長執政滿月。新官上任三把火,無黨籍身份當選臺北市長的柯文哲,可謂是“最火”新官,犀利語言吸引媒體目光。執政黨國民黨,也産生了新的黨主席,朱立倫上任一週,展現新人新風,行事凸顯改革意圖,“最弱黨主席”會否成為“最火黨主席”帶領國民黨重生,同樣引發關注。

  “政治素人”火起來

  原為“政治素人”的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短短一個月,就與多個財團激烈互杠,針對臺北市府和各企業合作的BOT案頻頻開闢戰場,並成立廉政委員會徹查臺北市府5大案件,即大巨蛋工程案、臺北文創大樓案、臺北資訊園區案等。

  有臺媒表示,柯文哲上任後,在短短2天內火速拆除公車專用道,又大動作整治違章建築,近期還頻頻與財團衝撞,這些舉動讓他成了媒體的“寵兒”,無論平面媒體還是立體媒體幾乎每日一“柯”。

  柯文哲似乎太過“火”了,讓民進黨都有了些酸溜溜的抱怨。臺灣《聯合報》26日報道,臺灣新一屆縣市長執政已滿月,臺北市長柯文哲佔據媒體版面,粉絲團人數超越高雄市長陳菊、臺南市長賴清德。臺“立法院”民進黨團書記長黃偉哲説,柯文哲人氣高,綠營縣市長難免有股“淡淡的憂鬱”。

  從“政治素人”,到“政治紅人”,柯文哲的“火”可以延續多久?有臺媒發表評論指出,柯文哲以高票當選臺北市長,支援者希望他展現的是新人新政,而非又有什麼新語錄值得分享轉載。市政建設有其脈絡體系,更有其經營之道,柯文哲所拋出的自認為正義的質問,卻極易將市民帶入“看戲”的場景;在這一過程中,看門道者少,看熱鬧之人多,結果讓對立雙方都“自我感覺良好”,陷入互指對方不是的境地,這不利於市政建設的開展。未來如何施政讓民眾有感、如何處理涉及兩岸關係的議題,恐怕才是誰能“火”得長久的關鍵。

  接連射出改革之箭

  同樣是新官上任的還有國民黨新科主席朱立倫。因為跟馬英九時期“黨政合一”的模式大不同,朱立倫既沒有“執政權”,手中也沒有握住“立法院”。朱立倫因此被臺媒戲稱為“十年來最弱黨主席”。

  然而,近日朱立倫主持了任內第一場中常會,展現新政新風,接連射出多支黨務改革之箭。宣佈簡化國民黨中常會流程,不浪費時間,以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結束為原則。中常委提議聘馬英九為榮譽主席一事,他亦以“回歸黨章制度”表達立場。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國民黨黨章並沒有榮譽正副主席規範,朱立倫在中常會上確定將回歸制度,不設“榮譽黨主席”。朱立倫亦公開稱呼連戰、吳伯雄和馬英九為前主席。自此,國民黨榮譽主席將走入歷史。

  至於外界普遍關心的國民黨中央是否會撤銷對王金平的黨籍訴訟案,朱立倫宣佈對此案“緩處理”,並要求國民黨考紀會通盤研究,再由新任考紀會主委黃昭順提出解決方案。現任“立法院”主席王金平,甚至被視為與朱立倫搭檔參選2016的合適人選。對於朱立倫來説,要成為“實權黨主席”,必須通過與“立法院”黨團緊密合作,以獲得對當局決策的影響及主導權。而能否為“馬王之爭”止血,對於處理好黨內關係有著尤為重要的意義。

  國民黨黨內普遍認為朱立倫的“緩處理”很有智慧,因為馬英九當初堅持提出上訴的主要理由,就是怕整體考紀制度“蕩然無存”。“緩處理”則是給馬留下面子、讓王贏了裏子,讓爭議自動解了套。因此,有島內媒體評論稱,王金平黨籍案的處理,雖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但已讓外界看見其政治智慧和手腕。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