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馬英九前幕僚:國民黨2016求勝需打破"大佬參選"思維

2015年01月25日 08:4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月25日消息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2016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的提名人幾已確定是由蔡英文再度出馬,但國民黨目前仍是“群龍無首”的局面。前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現為臺灣中原大學副教授的羅智強表示,國民黨現在應採取“創造變數”的態度來打破目前劣勢,打破“大佬參選”的傳統思維。若是繼續保持現狀,還在靜觀其變,就是準備溺斃。

  羅智強指出“創造變數”是國民黨選情起死回生的重要關鍵。他比喻,不管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還是“立委”選情,國民黨目前都像是沉在水下一公尺的待溺之人。要知道,沉在水下一公尺是淹死,沉在水下十公尺也是淹死。“創造變數”就是不能讓現狀繼續維持,而要大動作的想辦法改變這個死局,就算是被變數攪局,也好過維持死局。大動作意謂國民黨有可能從水下一公尺沉到水下十公尺,但差別已不大,但大動作卻也可能讓國民黨從水下一公尺,變成浮在水面上一公分,成為活局。

  羅智強認為“創造變數”的具體做法,需要學習柯文哲的“框架打破”法,從不可能處去找可能。比方説,為什麼要從“大佬”去思想國民黨的領導人候選人?而不能鼓勵也許論資排輩比不上這些大佬,但想像可能性相對大於其他藍營精英甚至社會賢達?

  羅智強舉例,目前有網友設了臉書專頁鼓吹請郭臺銘參選,郭以魄力著稱,他相信藍營梟雄人才比比皆是,而如果國民黨還停留在舉派“大佬參選”的傳統思維框架裏,那是一種“順風保守牌”的思考,會不會失分還不知,但一定不會加分。國民黨現在的處境是逆風,保守牌意謂“現狀的凍結”,亦即國民黨的選情就得留在水下一公尺。打破框架的人選,加大了變數,也許會讓國民黨的選情沉到水下十公尺,但也可能因此浮上水面一公分。但也許這水上一公分,就能讓國民黨由死到生。(台灣網 李寧)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