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灣高鐵進入破産倒計時 “地速王者”淪燙手山芋

2015年01月09日 09:48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發展高鐵成為世界潮流之際,臺灣高鐵卻意外走上“不歸路”。高鐵財務改善方案7日在“立法院”闖關失敗,令財務狀況持續惡化的臺灣高鐵失去最後的“救命稻草”,臺灣“交通部長”葉匡時、臺灣高鐵董事長范志強7日先後宣佈辭職。島內媒體稱,財務改善方案被否決,意味著臺灣高鐵確定進入破産倒計時,未來將由臺當局接管。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高鐵從去年10月開始就不斷傳出將破産的消息。為此,臺“交通部”提出高鐵財務改善方案,希望通過延長特許年限、增撥財政補貼以及資金轉換償還等方式,紓解破産風險。不過,“立法院交通委員會”7日預先審理高鐵財改案時,國民黨“立委”以18票反對、0票贊成的結果強勢否決方案。臺灣《聯合報》稱,連“自家立委”都不相挺,是壓倒葉匡時的最後一根稻草。葉匡時7日稱,高鐵最快今年3月將面臨特別股贖回的骨牌效應,無法籌資償付,只能走上破産一途,“交通部”會準備接管收買,“確保營運不中斷”。

  臺灣高鐵是連接臺北與高雄的高速鐵路系統,始建於1998年,2007年1月正式通車,全長345公里,興建成本高達4500億元(新台幣,下同),是島內最大規模採取BOT(建設-經營-轉讓)模式的公共工程。時速最高達300公里,曾被稱為“臺灣地表速度的新王者”。臺北到高雄只需90分鐘,單程票價1630元。高鐵將臺灣南北貫通成“一日生活圈”,也在島內運輸業“掀起一場革命”,運營之初,曾迫使臺灣陸地、航空運輸做出積極改革。

  但臺灣高鐵很快遭遇運量不足的問題,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教授張勝雄透露,當時高鐵預估,每天會有25萬到28萬人次,但是實際上一天才13萬人次,只是當初預估的一半左右。有島內民眾表示,臺北至高雄的路程不算太遠,開車也不過五六個小時,沒必要坐高鐵。由於運量不足、利息過重,以及龐大的折舊攤提費用等,臺灣高鐵投入運營以來持續虧損。去年6月,臺灣高鐵董事長范志強坦承,臺灣高鐵通車7年以來,“從來沒有賺過錢”。據《聯合報》報道,截止去年12月,資本額僅1053億元的臺灣高鐵累積虧損竟高達500多億元。為避免危機蔓延,臺“交通部”端出高鐵財務改善方案,卻被綠營批評是“圖利財團”。國民黨中央政策會代理執行長費鴻泰7日表示,本來是國民黨收拾民進黨執政時造成的爛攤子,結果反而被綠營説成“圖利特定財團”,民進黨“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做法不厚道,這才讓國民黨痛下殺手。

  臺“交通部常務次長”范植谷8日表示,高鐵預計3月破産,若80日內不見改善,“交通部”將進行接管程式,預計6月底前完成接管。臺“交通部”高鐵局初估,光是收買高鐵金額就超過3900億,除此之外,島內八大行庫還有高鐵的聯貸案3600多億元,加上高鐵3500名員工的安置、權益保障等問題,整個費用將“十分驚人”。

  臺灣《工商時報》評論稱,放眼全球,別人的BOT成就了英法隧道,而臺灣的BOT即將付出沉重代價,讓臺灣淪為國際笑柄。文章認為,高鐵財務問題糾纏10餘年,一旦高鐵破産,臺灣當局拿回高鐵經營權,等於拿回一個“燙手山芋”,頭痛時刻才剛開始,可能造成“高鐵臺鐵化”的惡果,高鐵營運團隊將由公務人員取代,可預見高鐵的整體營運品質,勢必將大幅下降,龐大的人事成本與退休金制度,將吃垮營運收入。

  對於未來是否會引入大陸高鐵,島內分析人士稱,臺灣高鐵雜糅日本和歐洲技術,與大陸高鐵整合有難度。另外,臺灣地少人稠、山地眾多,只有臺北到高雄這一路適合興建高鐵,目前臺灣也沒有財力去另建一條高鐵,加上島內的政治生態現狀,引入大陸高鐵不現實。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