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九合一”後“余震”不斷

2014年12月09日 09:00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臺灣首屆“九合一”地方選舉中,國民黨遭遇“滑鐵盧”。連續一週來,批判聲討、辭職致歉等灰色消息充斥黨團內外,而創下歷年地方選舉最好戰績的民進黨則舉行餐會以示慶祝。在地方選舉塵埃落定,藍綠版圖此消彼長之後,人們最關心的是,臺灣的未來將會怎樣?

  對於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選情大崩盤,黨內外討檄的矛頭首先對準馬英九,要他別再當黨主席。而在敗選當晚,馬英九就已表示,對於職位絕不戀棧。3日下午,在國民黨中常會開工英九正式請辭黨主席,他鞠躬致歉10秒鐘,自責有負於創黨先烈先賢,很慚愧讓大家失望,認為“我們的改革還不夠快,我們還不能符合人民的期待”。臨別時籲請黨內同仁“莫散了團體,休灰了志氣”。面對紛紛砸向馬英九的“石頭”,有國民黨中常委出來替他叫屈,提議將馬英九列為“榮譽主席”,以此給他一個“公道”,感謝他帶領國民黨一路前進。

  之前被寄予厚望的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在敗選後出席感恩茶會,也是連連鞠躬道歉,自忖“因為個人問題,沒辦法滿足大家對他的期望”,同時不忘“尊馬”。他表示,完全認同馬英九説的,臺灣走的整體路線沒錯,必須堅持兩岸和平、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經濟發展與社會公益並重。

  在馬英九辭職前後,國民黨高層出現一波辭職潮,曾經炙手可熱的國民黨“大當家”位置成了個燙手山芋,誰也不願接手。外號“小辣椒”的副主席洪秀柱忍不住發飆:“黨到這個地步都走光,誰來維持運作?”、“大家都跟著辭,那國民黨要怎麼辦?”最終,第一副主席吳敦義代理主席,洪秀柱代理秘書長職務。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認為,選完馬上要應對各縣市議長選舉和民意代表補選等,吳敦義暫代可以讓事情單純化。島內學者撰文指出,重整殘破戰場絕非易事,經此一役,國民黨內部人士應清楚認識到沒有分裂的本錢,團結是整合第一步。如果黨主席的改選,不是國民黨反思改進的開始,而是又成了內部卡位的“宮廷大戲”,那才真是“最後一刀”。

  原“行政院長”江宜樺在“九合一”選舉開票當晚即請辭並獲准,隨後包括“文化部長”龍應臺在內的81位政務官提出總辭。原“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臨危受命,由副轉正。馬執政團隊此項任命被外界認為是“舊瓶舊酒”,飽受詬病。但也有評論認為,此際誰來接“閣揆”都有如跳火坑,註定要當炮灰,毛治國若計較個人名利,不會願意接下這一吃力不討好的重擔。事實上,臺當局所推動的各項政策,並不能停頓,當前重點不在大破大立,而在於能否有效地、逐步地推動既定的政策,從這個角度看,毛治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對於此次國民黨遭遇空前挫敗的原因,一週來島內各界的分析評論鋪天蓋地,而關於民進黨為何在縣市長選舉部分奪得13個縣市的緣由,卻乏善可陳。臺灣作家楊照擔憂,如果“反對黨只要靠執政黨的錯誤就可以贏,這樣下去倒楣的是臺灣”。意即民進黨取得空前勝利主要是因為國民黨政績不佳,民進黨自身的“進步”之處實在讓人無從説起。就在國民黨反躬自省的當兒,民進黨臺北市黨部舉行“出陣奪勝”慶祝餐會,自稱無黨籍臺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應邀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公開同臺”,二人互動熱絡。

  柯文哲在勝選後就忙著四處拜訪各縣市“首長”,4日他提出要撤除派出所,改成警備車,成為“移動派出所”。這一新主張讓輿論一片譁然,臺北市多數里長和民意代表不分藍綠都認為派出所是一股安定的力量,不該廢除;基層警察更用“柯”政猛于虎,批評柯根本不懂警察。臺灣媒體人發文提醒柯文哲,在權力被墊高時,不要忘記自己曾經説過的那句話,“政治人物要走下神壇,不要裝神弄鬼”,否則陳水扁就是他的下場。

  陳水扁確實很難被政治人物們忘記,“九合一”選舉結束次日,臺灣地區前副領導人、民進黨“天王”呂秀蓮即舉行記者會,呼籲馬英九應于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釋放正在臺中監獄服刑的陳水扁,並要挾説,如果到25日耶誕節還不放扁,她將“絕食抗議”。誰知呂秀蓮的“勁爆”言論一齣,立即引來臺灣網友撻伐,有人問:“放?為什麼?至今沒看到一個像樣的理由!”“想挾貪扁以令諸侯,逐2016‘大位’之實?”還有人戲謔説,那還不如裸奔……緊接著,以蔡英文為首,民進黨11位新當選及連任的縣市長齊聲呼籲釋放陳水扁,讓其保外就醫。

  選舉剛過,喘息未定,為何民進黨就迫不及待地提出“救扁”問題?島內評論認為,個中原因恐怕絕不僅僅是為“救扁”這麼簡單。因為“救扁”議題並不是當前臺灣需要處理的“優先級”問題,選民們讓民進黨在地方選舉中大勝,是寄望他們能祭出良策、拿出行動為臺灣創造更好的明天,絕不是要讓他們更有力量去“救扁”。

  (記者林娟)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